投资事件
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约42.89 亿元,同比增加80.93%;归母净利润约2.57 亿元,同比增加300.38%。
2023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11.49 亿元,同比增长52.71%;归母净利润约8205.12 万元,同比增长140.43%。
投资要点
盈利能力逐季提升,已与主要客户、供应商形成价格机制2022 年第四季度和2023 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8.04%和18.51%,净利率分别为6.62%和7.18%,呈现逐季提升的趋势,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毛利率更高的新能源业务占比提升、规模效应显现等因素,公司已与主要客户、供应商建立了价格联动机制或共识,客户质量优秀,同时受益于产能规模的继续提升,我们认为未来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保持在合理水平。
在手订单饱满,绑定优质客户,保障收入规模高速增长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于2023 年1-4 月获得客户(根据与相关客户的保密协议,无法披露各客户的具体名称)的项目定点意向书,预计项目总额为149-151 亿元,项目周期为1-7 年,下游客户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和光伏逆变器、通信等行业。公司深度绑定广汽埃安、吉利汽车、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华为等一流客户,结合此前公司获得的存量订单,我们认为目前公司在手订单饱满,将有力支撑公司的收入规模快速增长。
产能建设同步跟进,定增计划顺利进行
公司围绕客户的生产基地,在东莞、广州、常熟、天津、宁波、宜宾、马鞍山、墨西哥蒙特雷等地区建设生产基地,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的运输费用、缩短供货时间、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并迅速调整相应的生产工艺、提前获取新款产品的开发情况和快速调整研发方向。2023 年3 月公司递交定增募集说明书,拟募资不超过18.38 亿元用于建设光储逆变器、新能源车身结构件和动力电池箱体等产线,将补充公司产能扩张的资金需求。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汽车领域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的老兵,新能源车和光储业务带来新生命力。我们维持23-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0、10.55 亿元,新增25 年盈利预测为12.97 亿元,对应EPS 为4.38、5.92、7.27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 为10、8、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增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