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及2023Q1 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4.92/3.54 亿元,同比+21.13%/-23.96%。短期我们预计公司黄磷及纯碱产品盈利同比承压;中长期看好公司在复合肥产业链的持续布局以及在新能源板块的成本优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7/16.61/19.91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24/1.38/1.65 元,参考复合肥(中信)指数估值水平并考虑到公司纯碱及黄磷等业务比重较大,给予一定折价,给予公司2023 年13xPE,对应目标价16元,维持“买入”评级。
主营业务高景气,公司2022 年业绩同比增长。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205.02 亿元,同比+37.62%,实现归母净利润14.92 亿元,同比+21.13%。分业务来看,公司化肥(含常规复合肥、新型复合肥以及磷酸一铵)、联碱及磷化工品分别实现营收107.12/14.40/19.00 亿元,同比分别+44.60%/25.90%/23.84%。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5.66%/23.93%/41.69%,同比分别-4.54/+8.45/+1.72pcts。公司业绩增长显著,主要是黄磷、纯碱在2022 年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盈利水平提升,以及复合肥销量增加所致。2022 年,公司持续完善复合肥产能布局以及渠道整合,实现常规复合肥、新型复合肥销量约182/148 万吨,同比分别+13.87%/+16.33%。
黄磷及纯碱价格持续回落,公司2023Q1 业绩同比下滑。2023Q1 公司实现营收56.77 亿元,同比+2.89%,实现归母净利润3.54 亿元,同比-23.9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4 亿元,同比-34.29%。据百川资讯统计,2023Q1 国内黄磷、纯碱(轻质/重质)价格均价分别2.9 万/(2737.26/2946.39)元/吨,同比分别-27.69%/+(3.92%/11.88%)。成本端来看,2023Q1 国内磷矿石市场价均价为1059.98 元/吨,同比+60.12%。我们推测高原材料价格以及持续走弱的终端产品价格是公司2023Q1 增收,但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展望2023 年,我们预计公司的黄磷及纯碱产品盈利同比2022 年将有所承压。
复合肥产业链持续完善,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沿着复合肥主要原材料氮磷钾三个方向持续完善复合肥产业链布局。据公司公告,钾肥:深化与藏格矿业合作,同时与亚钾国际签署《钾肥供销合作框架协议》稳固钾肥供应;氮肥:以新都化工为主体,拟投资75 亿元,建设70 万吨合成氨及配套复合肥产能;磷矿:公司雷波牛牛寨北磷矿区东段已取得纸质版采矿证,正在推进矿井建设,建成后将拥有400 万吨/年磷矿石采矿能力,基本满足公司矿石需求。
除巩固产业链外将本外,公司持续进行市场拓展,目前已经拥有565 万吨磷复肥产能,在建产能110 万吨,建设完成后合计拥有675 万吨/年产能,公司复合肥销量已从2015 年185 万吨提升至2022 年 330 万吨,占全国复合肥市场6%左右(按终端年消费复合肥5500 万吨来计算),仍有持续提升空间。
新能源建设稳步推进。公司在湖北松滋及宜城共计规划45 万吨磷酸铁及配套建设产能,其中湖北松滋地区产能有望在2023 年陆续投产,公司目前已建设完成年产5 万吨磷酸铁产能,湖北应城5 万吨产能有望年内建设完成。公司磷酸铁项目,是其沿“磷矿-磷酸-磷酸铁”产业链拓展的一部分,目前正积极与下游客户沟通认证,有望由此受益于下游新能源高景气,助力业绩大幅增长。
风险因素: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磷矿开采不及预期;公司产能建设项目进展低于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短期我们预计公司黄磷及纯碱产品盈利同比承压;中长期看好公司在复合肥产业链的持续布局以及在新能源板块的成本优势。考虑到主营产品盈利承压,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4 年盈利预测至14.97/16.62 亿元(原预测为19.05/23.81 亿元),新增2025 年预测为19.91 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4/1.38/1.65 元,参考复合肥(中信)指数对应2023 年18xPE,考虑到公司纯碱及黄磷等业务比重较大,给予一定折价,给予公司2023 年13xPE,对应目标价为16 元(原为20 元),维持“买入”评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