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4月25日晚公司发布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33.1亿元,同比-9.4%;归母净利13.2亿元,同比-69.0%;扣非归母净利11.9亿元,同比-71.3%。单四季度营收34.7亿元,同比-10.3%;归母净利0.7亿元,同比-87.9%;扣非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91.9%。
事件二:公司发布23年一季报,23Q1实现营收31.3亿元,同比+2.2%;归母净利1.1亿元,同比-78.4%;扣非归母净利0.6亿元,同比-86.6%。
浮法业务景气复苏在途,盈利修复可期。受浮法行业景气下行影响,22年公司浮法玻璃销量同比下滑9%至1.08亿重箱,单价同比-23%至81元/重箱,叠加主要原燃料成本高位运行,我们估算公司全年单箱净利同比-73%至约7.8元/重箱。23Q1随着防控政策调整及“保交楼”政策的积极推进,地产竣工明显改善。据国家统计局,23年1-3月全国地产竣工累计同比+14.7%,单3月同比+32.0%。我们预计在竣工修复背景下,公司23Q1浮法玻璃销量同比略有回升。进入3月随竣工加速回暖,浮法厂商库存快速去化。据卓创资讯,截至4月28日,全国重点省份厂商库存周环比-11%至4080万重箱,连续8周实现去化,累计降幅达43%,相较过去4年仅高于21年同期水平;全国浮法玻璃均价2180元/吨,较年初+32%。当前全国浮法玻璃在产产能已降至16.3万t/d低位水平,相比上年同期-5%,供给收缩+需求回暖,旺季来临下玻璃价格有望继续上行,叠加下半年上游纯碱行业产能扩增,预计玻璃成本有望得以缓解,23年公司浮法玻璃盈利修复可期。
光伏玻璃产能放量在即,望贡献盈利弹性。22年公司主营光伏玻璃及深加工子公司湖南旗滨光能实现营收18.1亿,净利润4097万元,已初步实现盈利。目前公司有3条合计3400t/d光伏玻璃产线在产,规划7条1200t/d压延产线,我们预计其中5条有望在23年陆续点火,另2条生产线有望于24H1点火,届时公司光伏玻璃产能有望达1.2万t/d,产能规模将跻身行业第一梯队。我们判断23年公司光伏玻璃业务有望贡献盈利弹性,一方面,硅料价格下降有望刺激终端装机量高增,带动光伏玻璃需求边际向好,光伏玻璃价格低位或有向上弹性。另一方面,公司作为浮法玻璃龙头,在光伏玻璃方面亦有望取得较强竞争力。在技术端,公司良率有望持续提升。在成本端,公司积极布局超白硅砂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有望降低原材料成本。
电子玻璃及药玻进入产能扩张阶段,打造盈利增长点。电子玻璃方面,目前公司拥有2条高铝产线,二期在建2条产线,三期筹建2条产线。随着产能持续释放,以及下游渠道的积极拓展,市占率有望稳步提升。药玻方面,二期项目已于22年11月点火试产,随着产能逐步释放以及良率提升,有望逐步放量并实现盈利,此外公司拟于四川泸州投建2条65t/d产线,药玻产能建设投入持续加大。节能玻璃方面,公司已拥有11条镀膜生产线。
投资建议:我们调整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至22.9/28.8/35.3亿(原23-24年预测为25.6/33.9亿),主要系调增浮法玻璃单位成本预期假设,调整后盈利预测对应当前股价PE为12/10/8倍。公司浮法玻璃业务复苏在途,新业务蓄势待发,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波动超预期风险;地产竣工不及预期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