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2 年年报和23 年一季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2 年公司实现收入729.89 亿元,同增76.72%;归母净利润55.33 亿元,同增171.4%,扣非净利润55.57 亿元,同增200.9%。
22Q4:实现收入236.66 亿元,yoy+56%,qoq+13%;归母净利润22.43 亿元,yoy+209%,qoq+41%;扣非净利润23.16 亿元,yoy+201%,qoq+44%。
23Q1:实现营业收入204.8 亿元,同比+66%,环比-13%,归母净利润25.82亿元,同比+244%,环比+15%,扣非后净利润24.9 亿元,同比+255%,环比+7%。
一体化进一步夯实
截至2022 年底,公司组件产能近50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按照公司未来产能规划,2023 年底公司组件产能超80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90%。
公司各环节产能匹配度高,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公司在各环节实施全面严格品控管理,质量品牌影响力强;另外,全产业链运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议价能力和竞争力。
全球化布局加快
公司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及全球135 个国家和地区,在境外主要国家设立了13 家销售公司,并针对欧美两个主要成熟市场将销售公司升级为区域运营中心。公司美国组件工厂使得公司迈出了在欧美布局供应链的第一步。公司制定在主要光伏市场建设产能和供应链的长远规划,推进全球化布局。
技术实力进一步加强
目前公司量产的魄秀电池转换效率最高达到23.9%;最新量产的n 型倍秀电池转换效率最高达到 25.3%,并将持续优化。“皓秀(Hycium)”异质结高效电池研发项目中试线陆续试产,中试转换效率稳步提升。按照规划,截至2023 年末公司n 型电池产能将达到近40GW。
投资建议
基于公司一体化竞争力、全球布局及新技术进展,预计公司23/24/25 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057/1266/1488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9.5/140.1/163.5亿元。前次预测值为23/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6.3/94.6 亿元。主要是基于公司当前的收入和盈利情况,对盈利预测有所上调。
对应23/24/25 年每股收益为3.32/4.25/4.96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