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佰集团(002601):钛白粉产能持续扩张 新能源产业实现全面突破

2023-05-10 07:15:06 和讯  华安证券王强峰/刘天文
  事件描述
  4 月27 日晚间,公司发布2022 年度报告及2023 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13 亿元,同比增长17.25%;实现归母净利润34.19 亿元,同比降低26.88%。2023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72 亿元,同比增长14.91%;实现归母净利润5.79 亿元,同比降低45.55%。
  钛白粉行业景气度低迷,钛产业链加速建设保障产能扩张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13 亿元,同比增长17.25%;实现归母净利润34.19 亿元,同比降低26.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69亿元,同比减少29.14%。公司收入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有所降低,主要是由于2022 年上半年硫磺、硫酸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下半年市场需求缩紧,钛白粉、铁精矿价格迅速下跌,导致2022 年公司经营效益收窄。但公司拥有 “钛精矿-富钛料-钛白粉、海绵钛”完整产业链,可自产钛精矿、硫酸等原料,合成金红石、高钛渣等中间产品,保障钛白粉的持续生产及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硫酸亚铁、铁精矿、四氯化钛等副产品对外销售保持盈利,保障公司在钛白粉行业景气度低迷的大环境下,持续扩张产能,截至 2022 年底,钛白粉产能增长至151 万吨。此外,公司突破了微细粒钛铁矿回收技术,解决了微细粒钛铁矿回收世界性难题,减少钛矿资源的浪费,相关已开始实施,预计于 2023 年 7 月投产,增加钛精矿产能22 万。单季度看,2023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72 亿元,同比增长14.91%;归母净利润5.79 亿元,同比减少45.55%。目前,钛白粉价格基本稳定,根据iFinD 数据,华中地区钛白粉均价自2023.03.08日开始保持不变,锐钛型和金红石型报价分别为1.39 万元/吨和1.59万元/吨。从原材料的角度来看,钛白粉主要原材料硫酸价格重回低位,公司营业成本逐渐回归正常水平。
  布局海绵钛打造新业绩增量,产能跃居全球第一,产销量创下新高2022 年,受益于航天航空、海洋工程等下游领域快速发展,海绵钛均价增长稳定,市场整体运行良好。未来,随着我国大型飞机国产化进程加快,优质海绵钛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市场需求存在巨大上升潜力,预计2026 年海绵钛表观消费量将达至约31.38 万吨,2021年至2026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7%。公司在海绵钛业务方面,于2019 年通过收购新立钛业进入钛金属行业,并将海绵钛业务全部整合到云南国钛,并依托公司已有的高钛渣、熔盐氯化及大型沸腾氯化技术,不断扩张海绵钛产能,产销量也创下新高,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海绵钛产能达到5 万吨/年,跃居全球第一,在建产能3 万吨/年,海绵钛产量达3.81 万吨,同比增长 156.47%,销量达3.66 万吨,  同比增长 161.68%。新建产能方面,云南国钛年产3 万吨转子级海绵钛智能制造技改项目二期(1.5 万吨)和甘肃国钛3 万吨/年转子级海绵钛技术提升改造项目二期(1.5 万吨)均在进行设备安装。
  新能源材料纵向一体化布局全面突破,横向延伸氢能拓展新业务受新能源汽车普及,电化学储能市场颁布利好政策以及下游应用需求增长影响,公司于2021 年上半年开始充分利用自身技术和成本优势全面布局新能源产业,培育第二增长曲线,目前进展顺利。2022 年,公司年产20 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年产20 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 5 万吨磷酸铁锂)、年产10 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 2.5 万吨石墨负极)、年产20 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 5 万吨石墨化)均已进入量产阶段,产能利用率逐渐提升。据公司年报披露,目前公司具有磷酸铁产能10 万吨/年,磷酸铁锂5 万吨/年,石墨负极2.5 万吨/年(含石墨化),石墨化5 万吨/年。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磷酸铁 2.6 万吨,销售磷酸铁 2.04 万吨;生产磷酸铁锂 5406 吨,销售磷酸铁锂4472 吨;生产负极产品 11728 吨,销售负极产品 10019 吨。此外,公司还将业务延伸至氢能领域,与氢通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在化工工业副产氢高效利用、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氢燃料电池车应用推广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推进氢能的发展。
  投资建议
  考虑到钛白粉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公司盈利能力略有下滑,预计公司2023 年-2025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9.69、342.03、418.89 亿元(2023、2024 年前值为279.69、341.86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4.44、42.93、55.19 亿元(2023、2024 年前值为46.60、55.33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2X、10X、7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公司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2)公司产能释放速度不及预期;
  (3)原材料价格波动;
  (4)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