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推荐:天顺风能、双良节能、科华数据、TCL 中环、宁德时代。
光伏:硅料、硅片、组件价格持续下行,进一步刺激装机需求,N 型渗透率速度快,招标占比最高达50%。2023 年Q1,板块主产业链随着硅料价格下行,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明显修复和提升,组件(一体化+小组件)和电池片环节同比高增,硅片环节环比明显修复。5 月10 日,硅业分会发布最新硅料价格,较年初价格降幅约10%。TCL 中环于5 月11 日更新单晶硅片报价,此轮报价中,各类型硅片全面大幅下调(约-15%),且210 尺寸硅片跌幅(-15.5%左右)显著高于182尺寸硅片(-14.5%左右)。此次硅料价格再次大幅下跌,主要是考虑到上次5/5 日价格公示在节假日后,价格调整或受节假日影响,略有延迟;5/11 日价格调整应为涵盖节假日前后变化,因此跌幅略显夸张,但实则经历了两轮阶段性调价;以及传导原材料降价空间,并持续向下游释放利润。组件中标价格呈下行趋势,据索比光伏网统计,4 月p 型组件中标价格约1.5~1.8 元/W,较Q1(1.6~1.8 元/W)下滑。N 型组件渗透率快,据索比光伏网统计,4 月份35GW 光伏组件定标中,n 型组件定标占比20%,多家央企框架集采招标中n 型占比超40%,最高达50%;价格方面,p 型单面组件中标均价1.653 元/W;p 型双面组件中标均价1.698 元/W;n 型组件中标均价1.785 元/W,与p 型组件的平均价差达0.087 元/W,价差逐渐缩小,加速N 型渗透。硅料价格下滑背景下,组件端盈利将进一步修复,持续推荐一体化组件龙头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东方日升等。首推直接受益的辅材环节,胶膜福斯特、赛伍技术、海优新材,天宜上佳等。组件需求提升+硅片率先让利,优选电池+组件环节。组件推荐顺序为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东方日升,关注电池片钧达股份。地面电站放量利好逆变器阳光电源,支架中信博、意华股份、清源股份。
风电:海风装机同比高增长,行业持续高景气;海风迎来窗口期,海风基础需求先行,关注海风基础环节供需变化。2023Q1,全国风电新增并网10.40GW,同比+32%,其中陆上风电9.89GW,同比+31%;海上风电0.51GW,同比+42%,海陆风装机均高增速增长,市场景气度上行。海风迎来窗口期,2023 年海风景气度持续上行。一般海上风电场建设需要1-2 年,建设完毕后海需调试时间。2025 年并网节点在即,反向促使海风开始建设。2023 年Q1 海风发展受此前两会影响,海风整体进度略有后移,所以接下来海风建设规模有望大幅增长。海风迎来窗口期,海风基础需求先行,关注海风基础环节供需变化。按照风电招标完至建设期,一般海风基础先建设,因此海风基础市场需求先行。海风即将进入Q2-Q3 建设窗口期,海风基础开启密集交付,重点关注海风产业链。一般管桩、导管架需要提前1 个季度采购,打响海风前站市场,管桩、导管架有望持续火热。从估值性价比维度去看,首推天顺风能,国内陆风塔筒龙头标的,积极布局海风产能;其次关注海缆,如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关注海上管桩环节,海力风电、大金重工。关注风机大型化之后带来的轴承技术进步,长盛轴承、恒润股份、新强联;关注风机大型化方向下,主机厂毛利率企稳修复机会,关注金风科技、电气风电、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等。
氢能:新疆发布氢新疆“液态阳光”绿氢绿色甲醇项目开工。新疆奇台智慧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是中车风电在新疆首个新能源装备项目,总投资116.4 亿元,由风电装备、制氢装备、“液态阳光”绿氢绿色甲醇等产业构成,具体包括“六大基地、四大中心园区+‘液态阳光’绿氢绿色甲醇项目园区”。产业园整体规划分三期建设,预计采购约300 套制氢设备,计划2024 年8 月30 日前完成首批绿氢绿色甲醇的生产。推荐方向:推荐具备品牌和渠道优势的龙头隆基绿能、阳光电源;优质设备厂商双良节能、亿利洁能、华电重工、昇辉科技、华光环能。推荐关注氢气压缩机头部标的开山股份、冰轮环境、雪人股份。
储能:5 月W2(5.04~5.10)中标总规模1.55GW/1.89GWh,中标均价环比4 月继续小幅下行。5 月W2 中标总规模1.55GW/1.89GWh,其中EPC 规模约122MW/244MWh,储能系统规模约21MW/42MWh。据索比咨询备案披露情况,5 月至今规模较大中标项目为中宁县泰源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恩和镇恩和村储能电站项目EPC 总承包项目,约200MW/400MWh。中标均价:5 月W2(5.04~5.10)EPC 中标候选均价1.58 元/Wh,储能系统中标候选均价1.245 元/Wh(均为0.5C)。EPC 中标均价较4 月回落,储能系统中标均价较4 月回升。我们认为主要系近期碳酸锂价格持续涨价,原材料价格传导中标均价下行,价格下行或催化大储需求。推荐方向:建议关注国内外增速确定性高的大储方向,首推阳光电源、东方日升、科华数据。
新能源车:国家和地方政策双重加码,4 月充电桩增量创今年新高,充电桩行业迎来加速发展。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持续推出相关政策,以引导充电桩适度超前建设等。5 月5 日,李强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从政策层面将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推向新高度。地方政策也逐渐明晰建设目标,2023 年以来各省市陆续发布相关文件,明确充电桩建设/覆盖目标及补贴政策,四川等地明确公共充电桩建设目标;广西、西安等地则发文推动个人充电桩建设。国家和地方政策双重加码将利好充电桩产业发展。4 月国内充电桩增量创今年新高,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今年4 月新增充电桩25.0 万台,同比+16%,环比+2%,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车桩增量比维持在2.5:1 左右。其中,4 月新增公共充电桩6.6 万台,同比-34%。长期来看,公共桩长期增长逻辑已确定,预计其配建增速加快为必然趋势。4 月新增私人充电桩18.3 万台,同比+59%,私人充电桩增量实现快速上升。随着未来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潜能的逐步释放,预计配套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在政策和需求双重驱动下,充电桩行业有望迎来加速配建期。优先看好零部件通合科技、欧陆通、沃尔核材、永贵电器,其次整桩盛弘股份、炬华科技、道通科技、麦格米特。
风险提示:新能源装机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发电政策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模型测算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