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拥有国内地下开采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矿山铜矿峪矿,截至2022年底保有铜金属量136.25万吨。采用自然崩落法采矿工艺,开采成本接近露天采矿。现有冶炼规模下原料自给率超过30%,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前瞻性布局压延铜箔与覆铜板赛道,产品定位替代进口,填补国内高性能压延铜箔及挠性覆铜板市场空白,一期项目一条2500吨铜箔产线正按计划投产。中国铜基新材料产业处于早期阶段,公司有望乘行业发展东风,加速成长。
强链补链延链加速公司成长
面对新形势,公司实施强链补链延链战略。上游强链—在现有资源储备基础上推进铜矿峪矿深部探矿权协议出让事项,公司预计增加铜矿石量1.2亿吨、铜金属量68.4万吨。此外,整合控股股东铜矿资源及通过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获取国内外优质资源。中游补链—适时收购侯马北铜项目,加上已有产能,收购完成后公司冶炼规模有望超过30万吨/年。下游延链—北铜新材年产5万吨高性能压延铜带箔和200万平米覆铜板项目有序推进,以延伸铜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公司加速转型升级。
压延铜箔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压延铜箔生产技术壁垒高,基本被欧美和日本几大国际巨头垄断。国内目前主要有5家供应企业, 2021年合计产能约1.18万吨、产量不足1万吨,与需求相比明显不足。压延铜箔作为铜箔产业链重要一环,其产量占比不足2%。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背景下,进口替代需求大,产业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3-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5.83/114.60/124.2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0.27%/19.58%/8.44%,3年CAGR为5.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1/8.77/9.5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9.91%/19.93%/8.98%,3年CAGR为16.2%;EPS分别为0.41/0.49/0.54元。2023年可比公司PE均值9.7倍。考虑到公司布局铜基新材料产业链,未来具备较强成长潜力,给予公司2023年18倍PE,对应目标价为7.3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安全与环保风险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