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GIL龙头蓄势待发,战略布局多点开花。公司创立于2006年,深耕输电行业十余年。成立初期,公司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多家电力企业客户提供地下智能输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和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的配套服务。2007年,公司完成500kV超高压电缆连接件系统研发,打破国外巨头垄断。2015年,公司推出全球首创的220kV三相共箱GIL产品。2020年,公司自研“开变一体机”,将变压器和GIS开关融为一体。2021年,公司涉足数字能源领域,研发智慧海绵电力系统。目前公司战略布局主要围绕四项业务展开,分别为电缆连接件、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智能电力以及智慧模块化变电站。
电缆连接件:筑牢业务基本盘。电缆连接件是电缆输电系统的核心组件,在保证整个电网输电可靠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电力电网投资提升及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电缆和电缆附件需求呈稳定增长态势。同时,受益于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支持,新能源发电行业将进一步催生电线电缆的增量需求。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500kV电缆连接件商业化运行的企业之一,深耕输电行业十余年,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资源。电缆连接件作为公司业务基本盘,历年营收维持在2-3亿之间。由于宏观经济影响导致电缆项目开工率不足,叠加超高压电缆连接件部分订单未确认收入,公司连接件业务2022年营收同比下滑。预计2023年起经济复苏,延迟项目批量开工、复工,该项业务将有效修复。
GIL:技术先发,静待花开。GIL即“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具有输电容量大、土地使用面积少、运维简单、寿命长、无辐射、环境影响小等显著优点,逐渐成为特殊环境下替代高压架空线、地下电缆的首选方案。GIL在海外已稳定运营四十余年,实例证明在非长距离大容量输电项目中,GIL是比电缆更合适的技术选择,电力电网的建设对电力传导设备的需求有望推动国内企业加快研发和布局。GIL的应用场景大体分为城市高压架空线入地、特高压建设和工业园区需求三个方向,经我们测算行业潜在空间超2000亿元。
公司首创三相共箱技术,进一步优化制造和敷设成本并有效提升绝缘性能,经测算若采用SF6/N2混合气体(70%N2)填充单公里相比单相可节约36.9%~41.1%的建造成本;同时三相结构的最大场强值为17.77kV/mm,显著优于单相。公司凭借技术先发优势+长期沉淀奠定国内220kV GIL行业龙头地位,包揽行业近九成220kV GIL项目订单,目前在手订单充足,2023年投运的七个项目总长超28km,同年年底产能有望达到35km,我们认为公司现有及新增产能可以逐步得到有效消化并带来稳定的盈利增长。预计2023-2025年公司GIL销量分别为18/35/50km,对应业务收入分别5.76/9.60/12.60亿元。
智慧模块化变电站:打造第二成长曲线。相比传统变电站,模块化变电站能够实现变电站设备的箱式化,将变电站内各设备模块按功能进行整合,具有施工周期短、现场作业少、占地面积小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变电站的痛点。公司于2020年布局智慧模块化变电站业务,以单体容量大、单台价值高的智慧模块化变电站产品切入IDC建设、城市变配电网改造、新能源等用户侧市场,研发核心产品“开变一体机”属世界首创,技术先进性位于行业乃至世界前列。目前业务顺利推进,2020年以来签订的合同金额总计约2.64亿元,预计2023-2025年业务收入分别为1.65/1.89/2.74亿元。
我们选取与安靠智电具有相似业务的公司作为比对,其中国电南瑞具备220kV GIL的生产能力、长缆科技主营业务设计中低高压的电缆附件及配套产品。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水平,考虑到公司电缆连接件业务作为基本盘较为稳定、GIL技术市场领先、智慧模块化变电站逐步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预期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12.81/17.45/21.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5.77%/36.15%/24.86% , 净利润2.51/3.99/5.28 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60.14%/59.32%/32.23%,对应2023年5月31日收盘价,PE为分别26.40/16.89/12.89倍。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GIL市场需求不及预期;GIL行业竞争加剧;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