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建营一体化转型+开辟第二曲线,基建业务有望实现量利齐增。我国2023 年及未来几年稳增长政策有望延续,叠加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机遇,基建行业有望保持高景气,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团之一,位列ENR“全球承包商250 强”第2 位,预将显著受益。公司持续推进基建业务向投资、运营领域延伸,有效拉动需求并改善工程毛利,2022 年基建业务毛利率8.4%,较2016 年提高1.8pct。公司先后收购中铁水利院、控股滇中引水、重组铁工投资、设立铁工新能源,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打造第二曲线,2022 年,第二曲线业务新签合同额3018.9 亿元,同比+81.2%,发展迅猛。
依托基建主业全面布局基建配套产业,成长动能充足。公司搭建横向“相关多元”、纵向“一体化”产业布局:(1)装备制造业务多品类世界领先,其中隧道施工设备板块成长性和定价权突出,与基建主业形成业务协同,助力公司切入水利、抽水蓄能等高景气行业;(2)设计业务具备全过程服务能力,技术资源积累深厚;(3)房产业务销售企稳,2022 年新签合同751.9 亿元,同比+29.6%,位列房企第24 位,较2021 年提升30 位;(4)矿产业务充分受益有色金属价格走高,贡献业绩弹性。
经营质量有望持续向好。公司自2021 年起施行项目现金流自平衡管理,成效突出,2022 年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435.5 亿元,是当年净利润的1.25 倍。2022 年,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对ROE 等指标作出增长要求。2023 年,公司在国资委“一利五率”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出“三增两控四提升”目标体系,指引公司经营质量全面改善。
全面价值重估进行中。预计公司2023 年~2025 年EPS 为1.43/1.61/1.83元,对应PE 为5.22/4.63/4.09 倍,PB 为0.56/0.51/0.46 倍。年初至今公司估值水平明显回升,但目前仍处历史低位,随着建设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系统工程的持续推进,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与市场审美有望逐步趋同,推动估值继续向合理水平修复。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不及预期,海外业务不及预期,业绩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