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上周(6.19-6.21 日,下同),A 股SW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下跌3.16%,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 指数0.66pct,跑输创业板综指0.60pct。在SW31 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20 位。
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6.19-6.23 日)下跌11.89%,跑输恒生指数6.15pct,在12 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2 位。
本周观点:持续看好医疗器械行业,建议关注影像、内镜、电生理、ICL 等细分领域机会
多因素共振,持续看好医疗器械行业:1)国家鼓励创新政策层出不穷,医疗器械属多学科交叉领域,具备科技前沿属性,是国家高度重视的创新驱动行业之一;2)高端医疗设备、耗材进口替代率提升是长期趋势、也是行业发展及全球经济环境背景下的趋势之一,相关领域优质企业有望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进口替代加速;3)医疗基础建设属国家长期工程,对相关医疗设备、耗材需求持续性强;4)集采有利于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头部企业有望进一步做强;5)得益于技术进步的推动、政策支持及商业环境国产医疗器械有望进一步出海,空间广阔。
医疗设备方面中长期需求不减:虽然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国内市场ICU 病房的建设显著提速,但中长期看,全国医疗资源不均衡,持续看好医疗新基建聚焦下沉市场。我们认为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及区域均衡布局的过程将伴随检验、治疗、监护与生命、保健康复等各类设备需求持续释放。
体外诊断细分方向众多,建议积极关注集采政策,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挖掘机会:在集采政策背景下细分领域里的生产型优质企业来说凭借好的产品力和渠道力有望实现以量补价,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建议积极关注特检、POCT 领域。诊断服务方面:我们认为ICL、合作共建、精准中心一定程度顺应医保控费逻辑,也符合分级诊疗千县工程等政策的预期,具备一定的成长逻辑和空间。
耗材方面关注需求修复领域:国内院内诊疗逐步恢复正常,受损需求有望进一步修复,建议保持需求反转跟踪,反弹弹性较大。建议关注前期因疫情受损的耗材需求修复,包括择期类手术反弹下的器械耗材用量回升等。
投资建议
我们建议把握医疗器械领域低进口替代率、创新空间大、具备出海逻辑、集采政策逐步出清等细分方向。如影像、内镜、化学发光、电生理、神经介入、癌症早筛、手术机器人等细分方向。同时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如上游核心组件领域。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迪安诊断、昌红科技、普门科技、澳华内镜、奕瑞科技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