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前身为江泉实业,2021年底收购绿能慧充并入上市公司平台,公司更名为绿能慧充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业务转型,进军新能源赛道。
绿能慧充作为行业领先的综合数字能源生态服务商以充电桩起家,深耕充电桩领域,横向拓展储能、微网、数字能源平台建设,形成了充电设备和储能产品两大核心产品。
国内充电桩政策持续加码,充电桩建设加速
2023年以来,国内持续出台政策鼓励充电桩建设,2月初八部委明确新增公用桩与公共新能源车比例为1:1的目标;4月末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推进充电桩建设;5月初国常会强调适度超前建设充电桩;在需求与政策的共振下,国内充电桩建设加速,我们预计25年国内充电桩市场空间有望突破700亿元,对应22-25年CAGR为50%。
充电基建落后,欧美需求向上
2022年欧洲/美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分别约为48/14万台,对应公共车桩比分别约为15:1/22:1,公用桩覆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政策方面,欧美持续出台政策推动其充电桩行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荷兰,21年公共车桩比为4.6: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美国于2022年2月提出未来5年内拨款50亿美元,用于建设全美范围内的快速充电网,该政策的落地有望促进美国充电基建加速放量。市场空间方面,我们预计25年欧洲/美国公共充电桩市场空间分别为225/91亿元,对应22-25年CAGR分别为78%/105%。
剥离传统业务,聚焦新能源迎新成长
2022年4月公司剥离传统业务,集中聚焦新能源充电及储能业务,产品主要包括交流充电桩、单枪/双枪直流充电桩、充电堆等充电产品以及光储一体机、分布式储能、充放检一体化设备等储能产品。公司充电桩产品功率覆盖7kW交流-720kW充电堆,其中60kW欧标直流桩产品已获得欧标认证,未来公司充电桩出海发展可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收入分别为9.1/16.0/26.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18.8%/75.5%/6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1.8/3.8亿元,EPS分别为0.14/0.35/0.75元/股,对应PE分别为66/26/12倍。考虑到公司是国内直流充电桩领军企业,剥离传统亏损业务后,充电桩及储能业务未来有望放量,驱动盈利与估值的双提升,我们给予公司24年40倍PE,目标价13.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充电桩建设不及预期,市场拓展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