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力特(688333)首次覆盖报告:国内金属3D打印核心企业 颠覆传统制造打开巨大市场空间

2023-07-16 08:05:02 和讯  国盛证券余平/张一鸣/乾亮
  3D 打印是对传统减材制造方式的颠覆性创新,产业正从起步期迈入成长期,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与传统减材制造相比,3D 打印具备诸多传统精密加工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如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成形复杂结构、实现一体化和轻量化设计、材料利用率高、优良的力学性能等,目前3D 打印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多个领域渗透率呈现快速提升状态。根据Wohlers 统计数据,2021 年全球/国内3D 打印市场规模分别为152.4 亿美元/260 亿元, 预计2021~2025 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8.3%/24.8%,远期看2030 年全球3D 打印市场空间将达到853 亿美元。
  1)航空航天:3D 打印非常符合航空航天零部件对轻量化、高强度、高性能及复杂零件集成化的要求,根据铂力特招股书和WohlersReport2022,2021 年全球3D 打印航空航天零部件市场规模仅25.6 亿美元,渗透率不足2%,目前3D 打印已渗透进军/民机、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导弹、火箭卫星等多个领域,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2)汽车等工业品:3D 打印可帮助企业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实现车身轻量化,目前逐步应用于功能部件制造,并向打造整车方向拓展。目前全球知名车企如奥迪、宝马、奔驰、通用、大众、丰田、保时捷均在大量推广使用3D 打印技术,国内车企如奇瑞、长安福特、东风等也在汽车零部件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使用3D 打印技术。
  铂力特是国内布局全产业链的金属3D 打印龙头,短期高增长且长期成长空间巨大。
  全球3D 打印产业由欧美主导,中国经过加速追赶目前设备装机量已排名全球第二。
  铂力特是目前国内最具产业化规模的金属3D 打印企业,覆盖3D 打印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等,产品的关键技术性能与国外先进水平不相上下,2022 年航空航天领域营收占比69.46%。
  1)依托国际一流团队,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强:公司拥有源自于西北工业大学的技术团队,目前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均是国内3D 打印领域领军人物。依托国际一流的研发团队,公司在国内航空航天3D 打印金属零部件具备高市占率,与空客签署A350 大型精密零件金属3D 打印共同研制协议也证明了公司研发水平和产业化能力。
  2)多个跟研型号批量列装,短期迎来高增长:公司覆盖军/民机、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导弹、火箭、卫星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公司跟研的重点型号装备陆续定型、列装,航空航天领域营收由2018 年的1.80 亿元增至2022 年的6.38 亿元,期间复合增速高达37.11%,其中2022 年同比增速高达101.71%。预计后续随着公司众多跟研型号陆续转批产,航空航天领域收入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3)长期成长空间巨大: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产品在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叠加公司已经和空客、赛峰等全球航空产业巨头深度合作,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4)持续扩产提高供应能力:目前公司产能紧张,2022(1-9)月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分别高达80.24%、90.76%。公司近年持续扩产提高产能,2019 年IPO募投项目对3D 打印零部件、设备、原材料均进行了扩产,2021 年公司通过“金属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扩大3D 打印设备产能,2022 年公司定增项目主要提升零部件、原材料产能,未来随着新产能释放公司营收规模将迎来持续高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金属3D 打印龙头企业且布局3D 打印全产业链,稀缺性非常显著,短期业绩具备高弹性的同时长期成长空间巨大。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8 亿元、4.76 亿元、7.25 亿元,对应的PE 为68X、40X、26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3D 打印产业化不及预期,公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