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关于与麦格米特签订1.16 亿元智能化仓储项目合同的公告》称,公司与株洲麦格米特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麦格米特”)签订了株洲智能化仓储项目工程合同,合同总金额1.16 亿元。
事件点评
公司与麦格米特项目工程合同的签订,将增强公司在3C 电子领域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系统构建的竞争力水平,巩固公司在大型综合智能物流项目方面的优势地位。本合同总价为人民币1.16 亿元,占公司2022 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0.15%。麦格米特是一家专注于电能的变换、控制和应用的电气自动化公司,以电力电子及工业控制为核心技术,业务涵盖智能家电电控、电源产品、工业自动化、新能源&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精密连接六大板块。
公司为麦格米特打造了一套全天候24 小时物料仓储及分拣配送系统,融合了现代化智能技术,并在此项目中充分应用了AI 技术,将物流设备与智能系统无缝连接,实现厂内物流的全面自动化和高效优化运行。借助数据分析和预测,系统实现智能化物料调度,从而提升物流效率。机器学习和自适应算法的应用,赋予系统自主调整策略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自动化设备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该项目如成功实施,将是公司自研堆垛机在超高速方向的成功应用,该堆垛机具备高节拍、高加速,轻量化、低能耗等技术特征,在相应行业领域具备一定示范效应。同时,该项目集成智能化管理系统、数字孪生等软件系统,是公司在复杂大型综合智能物流项目的再次有益尝试。
公司构建新能源电池生产解决方案,宁德时代项目标杆示范效应显著。
我们预计至2025 年动力电池领域年均新增设备需求超百亿元,头部客户加速出海为公司带来增长机遇。公司自2022 年成为宁德时代的正式合作伙伴以来,团队在新能源电池及储能领域持续发力,目前已经是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国轩高科、海辰储能等多家标杆客户的签约供应商,可提供新能源电池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物流输送和立体仓储设备,包括原材料库、分容化成库、成品库等。2022 年度,公司涉及新能源汽车以及锂电池厂家的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24%。按照1GWh 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大概对应公司物流设备价值量为2000 万-5000 万,结合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数据及预期,我们测算2022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对应的物流和仓储设备存量市场规模为239 亿元,至2025 年智能仓储物流设备的存量市场规模将达588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5%,2022 年~2025 年每年新增设备需求空间分别为110、96、117、136 亿元。公司具备较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自 研自制能力、产能保障和软件系统实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未来发展潜力较大,有望逐步扩大份额。
2022 年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创下新高,智能物流仓储系统业务保持较快增长。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核心主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整体价值。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生产系统、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和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并提供规划咨询、软件系统研发、智能装备设计制造、系统集成、安装实施及售后维保等全方位服务。2022 年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15.3 亿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在手订单中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占比进一步提升,约占60%左右;智能生产系统占比约33%,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占比约7%。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核心主业,继续深入推进下游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公司积极开拓东南亚、欧洲市场,全业务、多领域国际化布局取得显著效果,取得多项海外标杆客户订单。2022 年,公司不断克服客观不利因素,在国际化的雄关漫道上持续征伐。公司国外地区实现营业收入0.56 亿元,同比下降49.68%;收入占比同比下降3.66pct 至4.89%。报告期内,公司马来西亚全资子公司与马来西亚FMM HOUSE 公司签订1.88 亿物流中心项目订单,这是公司继F&N 项目后再度在东南亚取得标杆项目突破,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海外智能物流仓储领域的竞争优势。公司积极拓展欧洲市场,陆续获得奔驰戴姆勒、标致雪铁龙、奥迪、宝马等一线海外标杆客户订单,在海外整车制造企业客户中已经形成了积极的正向影响力。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1、1.6、2.1 亿元,同比增长140.1%、45.8%、28.7%;对应EPS 分别为0.27、0.39、0.50 元。以8 月3 日收盘价8.63 元计算,对应公司2023-2025年PE 分别为30.1、20.6、16.0 倍,维持买入-A 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能源领域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全球贸易保护措施及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供应链保障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应收账款管理及回收的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