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2023 年8 月22 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5813 号建建议提出的“关于建立自研自用疫苗快申快批绿色通道”的答复。
政策鼓励开展自由疫苗研究,实行分级分类审批答复中包含两条建议,其一提出“养殖过程中科学规范使用兽用疫苗,能够有效控制动物疫病、降低畜禽死亡率。我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保障生物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自用疫苗研究”;其二则进一步阐明了新兽药针对不同情形采取4种不同评审方式,并建议“企业自研自用疫苗可根据不同情形,申请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评审”。即表明有条件的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疫苗“自研自用”,但随后的产品上市使用依然要按照现行动物疫苗上市的规则进行管理,需要注册新兽药证书、具备生产资质、取得生产文号。在答复的最后,农业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探索企业自研自用疫苗的快速审批制度。
养殖规模化程度提升,对动保企业提出更高要求2018 国内爆发大规模非洲猪瘟疫情,生物安全防控较差的养殖户被迫退出市场,而规模企业则凭借在资金链、生物安全防控、规模化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产能逆势扩张,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已超70%。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养殖格局的变化,动保行业也进入了新的阶段,2021 年行业整体头均医疗防疫费用为26.9 元,较2018 年提升了49.8%,其中规模养殖头均医疗防疫费用为29.2 元,远高于散户养殖的24.7 元,其原因在于规模养殖场面临疫病带来的潜在损失更大,故防疫意识更高,对动保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更高,采购需求也从原有的单品采购转向整体防治方案采购。
动物疫苗需求从“量”向“质”转变,行业集中度或加速提升近年来,动保企业亦纷纷调整营销策略,围绕集团大客户组织了专门的销售团队,为其提供定制化的防治方案。我国动物疫病形势复杂多变,随着企业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场需要与自身更加匹配的防控措施。“自研自用”的建议让养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养殖场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研发,具备较强研发实力的动保企业或科研机构合作必然会得到青睐,收获更大的市场份额。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养殖企业进行“自研自用”的关键环节是取得新兽药证书,或将导致疫苗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迫使他们大量转型,成为养殖企业的“代工厂”,因此产品结构单一、研发实力落后的中小厂家将面临加速淘汰的局面,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优化。
投资建议
当前养殖端盈利能力较差,动保行业整体经营压力加大,头部企业凭借较强的研发实力及渠道力可进一步抢占市场,并在进口替代趋势下获得更多的份额。此外,非瘟疫苗的成功商业化将帮助相关企业从不断恶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推荐有望首批获得非瘟疫苗生产资质的企业普莱柯、中牧股份、生物股份,以及优先受益于家禽行情回暖、且有望首批获得猫三联疫苗生产资质的的瑞普生物。建议关注研发实力强劲,以高毛利市场化猪用疫苗产品为主的科前生物,有望在新一轮上行周期中展现更大弹性。
风险提示
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