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3 年中报,业绩稳步增长16.9%。销售毛利率达36.1%,同比提升1.51pct,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以及降本增效等。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1.74 亿元,主业现金回款向好。2023H1 电网招标量高企带动公司二次业务保持20%增长;风电光伏装机高增推动公司新能源业务增速达23%,营收占比持续增加。在新能源装机高增及电网招标高景气的背景下,公司将持续受益于行业旺盛需求。
事件
公司发布2023 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28.69 亿元,同比增长20.05%;归母净利润3.55 亿元,同比增长16.91%;扣非归母净利润3.55 亿元,同比增长21.27%。
简评
2023Q2 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2023 第二季度营收达16.92 亿元,同比增长28.10%,环比增长43.7%。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2.10 亿元,同比增长21.91%/27.17%,环比增长50.3%/44.8%。从业绩端来看,2023 年二季度整体保持稳中有增,持续向好的趋势。
毛利率持续修复,现金流良好,研发投入持续增长1 ) 毛利率修复: 2023H1 毛利率达36.10%, 同比提升1.51pct;Q2 毛利率35.37%,同比提升1.84pct,环比降低1.79pct。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推高整体毛利率;以及整体的降本增效工作的持续推进。
2)现金流良好:2023 上半年公司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0.44 亿元,同比增加1.74 亿元,主要系公司加强合同回款管理,客户回款增加。
3)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费用为2.47 亿元,同比增加23.4%。研发费用率为8.6%,同比提升0.2pct。公司始终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巩固技术领先优势,拓展新业务新产品。
新能源增速较快,海外业务增速突出。
1)分行业来看,公司新能源行业收入达7.23 亿元,同比增加23.49%,高于整体营收增速。新能源业务占比达25.2%,同比增加0.72pct。
2)分地区来看,公司国际业务收入0.83 亿元,同比高增80.55%,远高于国内增速。海外业务毛利率达43.29%,同比增加17.32pct。公司国际业务规模占比不高,但增速较快,反映了上半年海外市场的旺盛需求,为公司未来业务的增长提供动力。
两大主业稳定增长,产品结构改善提升毛利,
1)各业务板块收入保持增长或持平的趋势,输变电以及发电板块稳定增长。①输变电保护自动化业务收入12.78 亿元,同比增长20.22%,主要得益于电网内订单需求旺盛。②发电与企业电力板块收入10.60 亿元,同比增加18.47%。新能源业务保持较高增速,传统发电亦有一定复苏。③配用电板块收入2.36 亿元,同比增加1.89%,基本持平。④电力电子业务收入1.62 亿元,同比增加9.9%,主要由于配电电力电子产品交货增加。⑤其他板块(含储能)营收1.27 亿元,同比增加157.8%,主要得益于储能端需求旺盛。
2)产品结构改善提升毛利。①输变电保护和自动化、发电与企业电力板块的毛利率总体保持稳定;②配用电板块毛利率达24.2%,明显提升9.25pct,系产品结构的优化,配电终端及主站产品毛利率增加;③电力电子板块毛利率达19.2%,增长6.37pct,主要系电网端业务有所进展,提升板块业务毛利率。
深耕电网稳步增长,重点开拓新能源市场。
1)持续深耕电网,二次设备市场份额稳居第二,公司充分受益于行业增长。国网输变电项目集中招标中,继电保护业务前四批累计金额约39.4 亿元,同比高增41.6%。公司累计中标额达5.59 亿元,占比14%,位居第二。
2)新能源装机量高增带动公司业务起量。2023 年7 月,光伏累计装机量达3.9 亿千瓦,累计同比高增42.9%,风电累计装机4.9 亿千瓦,累计同比增长14.3%。新能源装机保持高增趋势,公司发电侧业务将持续受益。
3)不断增强电力电子产品力,持续拓展新领域。①公司持续增强SVG 产品竞争力,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在新能源领域中标多项大规模框采项目,多晶硅制备产线配套电能质量治理领域取得连续突破。②紧跟能源行业需求,保持前瞻领域持续投入,开拓氢能市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完成新型制氢电源的实验认证,
4)储能业务专注技术创新与产品力,积极拓展业务场景。中标南网储能科研院液冷式级联电池储能设备、2023-2025 年级联电池储能系统框招、大唐浙江乌沙山AGC 调频储能系统集成、三峡集团河北新乐光伏储能集成、国能浙江开化光伏储能集成等,多个高压级联、火储联合调频、新能源配储的储能项目。
风险分析
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
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
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
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
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
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