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国金证券(600109)发布研究报告称,短期内,美国核心通胀向下的趋势有望延续,通胀或暂时成为市场定价的“次要矛盾”。中期而言,在财政扩张和经济“软着陆”预期下,再通胀风险是否会导致美联储再次加息,或将利率维持高位更长时间,成为市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一个新的不确定性来源于“罢工潮”:是否会失控,是否会抬升长期通胀中枢和名义利率水平。
国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热点思考:美国“罢工潮”——工资-物价螺旋形成的可能与条件
后疫情时代美国罢工的次数、参与人数和损失天数均显著上行,但仍呈“散点分布”。截止到8月底,2023年美国参与人数超过1,000人的罢工次数已经达到19次,累计参与人数和有效停工人数分别为31万和52万,损失工作天数占比达到0.21%。3季度以来似有加速态势。2023年1-8月罢工人数和损失工作天数已经超过2022年全年。
2023年的罢工活动主要分布在私营企业部门,行业主要分布在医疗、教育、酒店等服务业和机械制造、交通设备制造等制造业。在2023年(1-8月)的21次罢工活动中,私营企业为16次,罢工人数和累计损失工作天数占比分别为74%和79%。行业分布方面,医疗和教育行业各6次,制造业4次(工程机械、交通设备、航空航天和钢铁)。
一方面,由于BLS只统计参与人数超过1,000人的罢工活动,上述统计数据低估了美国罢工活动的强度。参考Cornell-ILR Labor Action Tracker,2021和2022年罢工次数分别为420次和588次,罢工人数分别高达24万和34万。另一方面,更值得强调的是,从二战结束以来的更长时间维度看,美国当前的罢工活动仍然是是散点而非全面的。
美国当前或不具备形成“罢工潮”的经济、社会和法律条件。80年代以来,美国罢工活动逐步式微,因为:(1)第一,宏观环境从“大滞胀”时代走向“大缓和”时代,罢工的经济动机不复存在;(2)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劳动供求出现了结构性转变——失业缺口多数时间处于正值区间;(3)工会是罢工的“摇篮”,然而工会组织已经“江河日下”。
工会的集体议价能力下行的原因包括:(1)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入黄金时代,跨国公司相对于工会的议价能力;(2)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形成了对劳动的替代;(3)服务业份额持续扩大,终生雇佣制向“零工经济”转变,都降低了大罢工形成的可能性;(4)同样重要的是,美国的法律环境变得越来越对罢工不友好。
紧张的劳动力市场是工资上行压力的来源,是“工资-物价螺旋”(简称“通胀螺旋”)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中长期通胀预期的稳定性也很关键。它决定了工资向物价的传导效率。由于劳动力市场正在趋势性转弱,中长期通胀预期仍处在下行趋势中,货币政策利率处于限制性水平——美联储政策具有全球性的紧缩效应,通胀螺旋或难以形成。
风险提示
俄乌战争持续时长超预期;稳增长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