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公司(688012):费用致使Q3业绩承压 依旧看好刻蚀龙头的强势增长

2023-10-29 08:45:02 和讯  方正证券郑震湘/李鲁靖
  中微公司发布三季报:
  2023 前三季度:1)实现营收40.41 亿元,同比+32.8%;实现归母净利润11.6 亿元,同比+46.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34 亿元,同比+13.94%。2)毛利率45.83%,同比+0.32pct;归母净利润率28.7%,同比+2.64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18.15%,同比-3.01pct。
  2023Q3 单季度:1)实现营收15.15 亿元,同比+41.4%,环比+16.21%;实现归母净利润1.57 亿元,同比-51.76%,环比-78.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5 亿元,同比+5.68%,环比-26.22%。2)毛利率45.74%,同比-0.04pct,环比-0.16pct;归母净利润率10.36%,同比-20pct,环比-45.47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14.18%,同比-20.81pct,环比-27.1pct。
  分产品来看,1)刻蚀产品市占率不断提高,在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8.70亿元,同比+43.40%,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达到46.46%,Q3 单季度实现营收11.48 亿元,环比持续增长,增速约+26.42%。2)MOCVD 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在前三季度实现营业4.09 亿元,同比+5.50%,毛利率约为36.29%。
  点评:
  营收稳健增长,利润端因为费用较多而承压。营收增速符合预期,利润端,归母净利润下跌严重主要是因为非经常损益项目变动较大,这部分主要是公司的投资活动所致。Q3 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下降较多主要是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增加导致费用增长明显所致:Q3 单季度期间费用达到4.30亿元,环比Q2 增加了53.41%,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1.44/0.84/2.11 亿元,环比分别+49.17%、+27.09%和+31.51%。
  合同负债降低主要是产品结构变化所致,存货数据反应接单情况健康。公司Q3 末合同负债为13.65 亿元,环比Q2 末的18.05 亿元降低24.24%,我们认为刻蚀设备从接单到收到预付款的周期长于MOCVD,合同负债的下降主要源于订单中刻蚀设备占比的提升。公司Q3 接单水平环比提升,对应的财务数据则体现为 Q3 存货为40.91 亿元,环比+7.52%。
  刻蚀龙头内生外延,刻蚀主业高速增长,薄膜业务未来可期,量测发挥协同效应。
  1、 刻蚀领域,公司系刻蚀设备龙头,产品力国内领先,备受下游客户认可,有望积继续实现高增长。在逻辑客户处,公司的刻蚀设备已运用在国际知名客户最先进的生产线上并用于5 纳米、5 纳米以下器件中若干关键步骤的加工,公司也根据逻辑器件客户的需求,正在开发更先进刻蚀应用的设备。在NAND 存储客户处,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应用于64 层和128 层的量产,同时公司还在根据存储器件客户的需求正在开发极高深宽比的刻蚀设备和工艺。国产替代加速了公司设备的导入,随着产品成熟,公司市占率有望继续高增。
  2、 薄膜领域,公司MOCVD 设备国际领先,依托底层原理布局半导体薄膜设备。公司开发了存储期间制造中非常关键的钨沉积设备,首台WCVD已经在客户处验证,进展顺利。在原CVD 钨设备的基础上,公司开发  了新型号CVD 钨和ALD 钨设备来实现更高深宽比结构的材料填充,首台量产验证机已在客户端进行测试。根据公司规划,其后续还将拓展先进金属CVD 和ALD 设备产品市场。此外,公司的MOCVD 设备累计出货量超过500+腔,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开发、迭代相关产品,保持技术和市场领先。
  3、 量测领域,公司通过控股睿励进行外延式布局。睿励科学仪器主营膜厚量测设备和光学缺陷检测设备,以及硅片厚度及翘曲测量设备等。
  是国内少数几家进入国际领先的 12 英寸生产线的高端装备企业之一,并且是国内唯一进入某韩国领先芯片生产企业的国产集成电路设备企业。睿励的相关产品已应用在 65/55/40/28 纳米芯片生产线并在进行了 14 纳米工艺验证,在 3D 存储芯片产线支持 64 层 3D NAND芯片的生产,并正在验证 96 层 3D NAND 芯片的测量性能。外延式布局量测设备,有利于公司充分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厚业绩。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 年营业收入为60.27/79.83/100.24 亿元,yoy+27.16%/32.45%/25.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8/18.08/22.95 亿元,yoy+22.95%/25.68%/26.95%,对应PE 分别为71/57/45X,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恢复不及预期风险,市占率提升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