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秀收官,再看锅圈(2517.HK)的长期潜力和价值

2023-11-03 11:15:35 格隆汇 

11月2日,锅圈食品(代码:2517.HK;简称:锅圈)正式登陆港交所。截至当日收盘,锅圈盘中最高上涨约4%,收报5.98港元,总市值约163.78亿港元。

从这一反馈来看,资本市场对锅圈食品的潜力予以一定认可。

同时,不难发现锅圈食品的"投资者名单"星光熠熠。IPO前,其投资方包括IDG资本、招银国际、三全食品(002216)、茅台(600519)基金等;IPO招股阶段,其亦引入恒顺醋业(600305)、锦鼎资本(牧原全资子公司)、COFCO Capital Fund等多位基石投资者。这其中,既有专业机构投资者,也有产业类上市公司,展现更多可能。

也意味着,锅圈食品的"开门红"可能只是一个起点,值得探究其长期基本面与价值。

在笔者的观点里,可以落脚在两个问题上对其进行探讨:1、锅圈食汇品牌满足怎样的消费者需求?2、其是否具有差异化竞争力?梳理要点如下。

需求驱动发展,多角度看其长期高成长机会

一个有潜力的品牌往往能够准确理解并满足消费者需求,尤其是潜在需求。而且,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对应着不同的品类,成长性也大不相同。

聚焦锅圈食品,其经营领先的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品牌"锅圈食汇",提供即食、即热、即烹食品和即配食材,专注于在家火锅和烧烤产品。即其本质上满足的是健康、效率、个性的饮食需求,同时重点发力具有广泛受众人群的细分品类。

而考虑到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特别是如今追求健康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消费者的上述饮食需求未来大概率不会停止,只会更加凸显。

同时,"锅圈食汇"产品还具有一大特色——高性价比(以高品质为核心)。品质层面,例如其深入源头产地进行食材采购。

近年来,理性、务实成为主流消费观念,消费者开始更加注重品质,追求以高品质为核心的高性价比。

由此,可以窥见锅圈食品经营品类具有较强的发展韧性和弹性。

更具体的,参考沙利文报告来看,在家吃饭已是中国人的首选用餐偏好。按零售额计,2022年中国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市场的市场规模为3673亿元,占据餐饮市场的60.3%。同时,这一市场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2027年的市场规模将达9400亿元,自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20.7%。

作为这一高增速市场中的领先企业,锅圈食品无疑展现出显著的成长性。

渠道与供应链优势下,构筑持续发展基石

差异化竞争力则决定一个品牌能否持续而稳定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将成长机会转化为实际的业绩表现。

这一方面,锅圈食品具有两大核心看点。

1)广泛而便利的零售渠道

锅圈食品拥有广泛而便利的社区商店网络,截至2023年4月其已在国内建立9844家零售门店,同时运营小程序及锅圈APP等,实现线下、线上全渠道覆盖。其从而有望更快做深体验价值,在市场高速发展期获取并留存庞大数量的客户。

并且,锅圈食品在下沉市场别具优势。按地区划分,截至2023年4月其70%以上的零售门店位于地级市、县级市及乡镇。

众所周知,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逐渐成为消费品牌必争渠道,尤其火锅等品类深受下沉市场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从市场开拓角度来看,下沉市场有着广阔的地域、多元的社会形态等,新进入品牌可能需要花费较多精力和资源,存在一定壁垒。由此锅圈食品的渠道优势有望持续凸显,激发业绩动能。

2)优质、高效的供应链

锅圈食品已形成稳健而优质的供应链保障其产品优势,截至2023年4月其已与266名食材供应商合作,包括安井及三全等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通过自身及与供应商的合作研发中心扩展及升级产品组合,持续满足消费者需求。

同时,锅圈食品实现数字化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升其运营效率,实现成本优化并确保产品质量及安全。

例如,数字化供应链使锅圈食品能够对供需动态、库存水平进行密切监控,从而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高效管理,保障及时供货。通过数字化存货和条形码管理实现产品的快速流通。也得益于此,其已能够实现次日送达全国大部分门店。

随着健康、效率、个性需求的凸显,需求侧正在不断升级,势必对供给侧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在高性价比的发展路线上,品牌既要满足消费者对质量和价格合理的期望,又要实际地推动发展,这些均考验企业的供应链能力。

那么一定意义上,优质、高效的供应链才是推动相关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锅圈食品再次展现优势。

综合前文,锅圈食品不乏成长空间和成长可能,长期基本面较为优质,期待其上市后开启新的成长加速度。回归市场角度而言,随着其业绩的持续兑现,其价值中枢自然也有望稳步提升。

(责任编辑:董萍萍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