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技术革命伴随周期触底反弹,国内存储器产业转折点临近。回顾日韩半导体产业发展历史,存储器是后发国家追赶先行者的关键赛道。人工智能使数据产生量快速增长,NAND、DRAM、HBM 等高性能存储器需求量庞大,国产化需求迫切。国内大宗和利基存储领域有优质企业涌现;与高端逻辑制程相比,3D NAND 电路线宽要求相对简单,有望实现制造设备的高比例自主可控;国产芯片和上游供应链企业面临重要发展机遇。
终端产品需求旺盛,存储芯片需求有望好转:2023 年9 月以来,国产Mate60 与苹果 iphone 15 系列手机发售,消费电子市场迎来旺季。多款智能终端产品销量旺盛,提振上游的存储芯片需求规模。国产存储器芯片有适配国产旗舰手机的历史经验,未来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海外巨头缩支减产,国内企业有望受益:由于存储芯片价格过低,产线持续亏损,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巨头陆续减产并削减资本开支。三星的DRAM到年底计划减产30%,NAND 减产幅度一度扩大至50%。海外企业大力减产,有望推动存储芯片库存和价格回归正常水平,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内存储器企业业绩有望改善。
存储器市场空间大,中国企业市占率与海外巨头存在较大差距:存储器是国际龙头芯片企业竞争激烈的关键市场,2022 年DRAM 与NAND 市场规模分别为797 与587 亿美元。Yole 估计2022 年中国主要NAND 企业长江存储全球市占率约为4%,2021 年主要DRAM 企业合肥长鑫全球市占率约为0.2%,与海外巨头有较大差距。
全产业链齐发力,国内存储发展迎难而上:国内存储器IDM 企业,面临海外供应链风险和景气度压力,积极验证国产设备、材料、零部件;长江存储已增资至1052.7 亿元;国内企业在利基/新型存储、存储主控芯片、存储芯片封装领域也进步较快。随着国内配套产业链不断进步,行业周期见底回升,国内3D NAND、DRAM 产线有望恢复并加速扩产,相关产业链企业有望深度受益。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德明利、佰维存储等存储模组企业,东芯股份等存储芯片企业;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精测电子、中科飞测等设备企业,与兴森科技、鼎龙股份等材料企业。
风险提示:存储器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海外供应链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