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2016 年SpaceX 首次提交Starlink 星座申请,目前已申报超过4万颗卫星需求;截至2023 年8 月,已有超5000 颗Starlink 卫星发射升空。截至2023 年11 月,Starlink 已经在七大洲六十多个国家可用。
2022 年,Starlink 实现收入14 亿美元,截至目前用户数已超200 万。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 2022 年Starlink 实现营收14 亿美元,较2021年营收2.22 亿美元实现大幅增长,盈利方面仍是亏损,但在2023 年第一季度略有盈利。2023 年11 月2 日,马斯克发帖宣布,星链项目已实现现金流平衡。
我们认为,Starlink 较快实现盈利的原因第一是采用自研自制、选用低等级元器件大幅降低卫星制造成本;二是采用可重复发射的猎鹰9 火箭,实现卫星发射低成本;三是与其他宽带连接方式资费相差不大,包括地面通信运营商,具备价格吸引力;四是站在高轨卫星企业Hudges、ViaSat 等高轨卫星培养的用户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快速获得客户。
Starlink 卫星经历了V1.0 到V1.5,再到V2 Mini 三个版本,目前在其星座中运营着V1.5 卫星和V2 Mini 卫星。Starlink 下一版本V2卫星除了继续升级卫星互联网性能外,还可与现有手机直连,除了改进版的Ku、Ka 天线和激光通信外,V2 卫星用于手机直连的可折叠卫星天线展开后面积非常大,采用地面移动通信所用的频段,面积大约25m2;卫星本体7m 长,需要用星舰发射。每个卫星服务的“蜂窝”区域都非常大,蜂窝内可以有2-4Mbps 的数据带宽,可同时支持1-2千人同时通话,或数十万文本信息同时发送。该手机直连业务是与移动通信运营商合作,预计将从运营商收费,而非直接面向用户。
我们认为,国内宽带卫星互联网业务应更关注To B 的需求,这一阶段为“小卫星、大终端”阶段,国内卫星互联网建设应当按需建设,随下游用户数量增长去扩大卫星星座规模。该阶段,相比于卫星制造产业,应更关注卫星通信终端产业,相关标的包括:中国卫星、海格通信、盟升电子等。在补盲地面移动通信业务方面,卫星本身规模以及星座规模或较为庞大,这一阶段为“大卫星、小终端”,甚至,地面终端与现有手机完全相同。该阶段,应更关注卫星制造和发射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中瓷电子、铖昌科技、臻镭科技、航天电子、国博电子、亚光科技、盛路通信、航天环宇、天奥电子、上海翰讯、航天智造、航天智装、航天发展、智明达、西测测试、思科瑞等。
风险提示:
国内卫星制造和发射成本高企不下,发射资源不足,影响国内星座建设进度;下游应用需求不及预期;手机直连卫星技术进展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