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背靠航天科技集团,具有丰富制造经验和独家技术优势。煤化工行业未来高效清洁化发展趋势明确,公司独家专利设备航天炉技术优势突出,同时公司在危废处理和绿氢制取端积极布局。预计公司未来 3 年盈利将保持增长。
考虑到公司处于业绩成长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概况:国内技术领先的煤炭清洁利用综合服务商,向绿氢业务积极转型。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以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为核心,专业从事煤气化技术及关键设备的研发、工程设计、技术服务、设备成套供应及工程总承包。近年来公司积极转型绿氢业务,自主开发的1000 型碱性电解制氢系统正式下线,在三季度开展系统联调和长周期性能试验;首台套20 型Pem 电解槽已完成系统组装和气密性试验。公司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运营产业、绿氢工程技术”四大业务板块持续稳定发展。
煤化工清洁高效发展更为明确,公司筑牢技术壁垒。为了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煤化工行业转型升级也成为促进行业清洁发展的重要抓手。公司紧抓煤气化设备制造主业,自主研发的航天炉在技术指标和维护性上已经接近甚至领先于海外水平,国内市占率达50%以上。同时公司坚持全流程客户服务,上半年有多项新签项目落地。
依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β和公司自身高技术壁垒及全流程服务模式的α,公司煤气化主营业务成长性十分明确。我们预计随着明年国内经济逐步好转,煤化工行业景气有望企稳回升,作为行业龙头和航天炉独家专利设备供应商,公司气化炉等销售收入将率先受益。考虑到行业未来向精细化发展方向的调整,预计2023-2025 年公司装备销售和工程建设相关业务收入增速分别在5%/10%/10%和10%/15%/15%。
环保行业转型升级,公司布局危废处理新业务。工业废盐是化工行业普遍面临的一类危废处置问题。据智研产业研究院统计,全国每年的工业废盐处理规模超过2000 万吨,2017-2021 年处理量CAGR 为5.26%。公司投资设立航天长征(临海)环境公司,建设2.5 万吨/年废盐综合处置利用项目,建立“技术+运营”模式。假设2024-2026 年公司业务正式投运、产能释放逐年爬坡、每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0%/60%/80%,我们预计到2026 年,公司废盐处置业务收入有望增扩公司权益收入0.7 亿元。未来公司计划以废盐处置业务为抓手,逐步涉足大气及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土壤修复等更多领域,将环保业务打造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托集团资源+装备制造经验,公司转型绿氢设备。公司依托航天空间站生命维持系统的核心技术,自主开发碱性电解制氢系统和PEM 电解制氢系统,绿氢工程技术板块迈出坚定一步。另外,公司向氢能产业链下游积极延伸,通过参股公司“航天氢能有限公司”从事工业气体运营及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综合考虑项目合作关系和市场竞争因素,我们假设2024-2026 年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为40%/60%/60%,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电解槽销量将分别达到4/9/15 台,增扩公司收入0.32/0.72/1.20 亿元。
风险因素:宏观政策变动;市场竞争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合同违约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煤化工设备行业龙头,背靠大集团资源,制造经验丰富技术实力突出,同时积极布局废盐处理和绿氢产业链,在绿氢制造装备环节发力有望打造新的成长曲线。我们预测2023/24/25 年公司EPS 为0.40/0.49/0.56 元。估值方面,结合DCF 和PE 估值方法,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17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