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议:随着燃料电池汽车25年规划5 万辆保有量的期限临近,市场上新款燃料电池汽车不断丰富,功率密度不断提升,城市集群效应明显。系列功率产品布局的燃料电池企业及相关配套公司以及绿氢布局有望业绩兑现的公司将受益,受益标的亿华通、科威尔、双良节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加强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推动碳足迹国际衔接与互认等重点工作。到2025 年,国家层面出台50 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到2030 年,国家层面出台200 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覆盖范围广、数据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基本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全面建立。
突出加强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溯源高碳排节点。建设碳足迹数据库有助于为后续开展产业碳排放综合统计和区域碳排放动态监测建立基础,为行业和政府碳减排规划提供参考。中国碳排放主要来源八大传统行业,其中工业生产中近一半的碳排放来自生产水泥、钢铁、合成氨、化工等,目前较为常见的减碳手段是应用绿氢替代,如氢冶金、绿氢制氨/醇、绿氢炼化等;而在交通领域,采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交通工具能够实现零排放出行,目前已经在汽车、无人机、船舶等领域试点投运。电力和建筑领域应用的热电联产将有助于降碳,提高综合能源效率。
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和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出台,有望催化绿色能源/绿氢在高排放行业应用。首批国家级碳足迹产品预计主要来自八大排放行业及相关产业链,碳排放压力较大行业与氢能密切相关。
因而碳足迹产品标准的确立意味着氢能等上游产业链产品碳排放标准的确认,与绿氢相关标准也将随之而来。结合G20 峰会《G20 氢问题高级别自愿原则》,欧洲清洁氢标准已公布,美国政府表示相关标准将在未来几个月正式公布,可以预见中国绿氢标准及其配套产业补贴政策已然临近。
风险提示:燃料电池降本不及预期,补贴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