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国轩高科欧洲新厂将落地 神行超充斩获广汽大订单

2023-11-28 17:00:12 和讯  东方证券卢日鑫/李梦强/林煜
  本周看点
  国轩高科又一欧洲电池厂落地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又获大订单
  海亮股份(002203.SZ):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金额为33 亿元
  绿能慧充(600212.SH):拟在咸阳投建锂电研发及生产制造基地锂电材料价格
  钴产品:电解钴(24.35 万元/吨,-5.44%);四氧化三钴(14.9 万元/吨,-6.30%);硫酸钴(3.5 万元/吨,-1.40%);
  锂产品:碳酸锂(14.0 万元/吨,-5.10%),氢氧化锂(12.9 万元/吨,-4.46%);
  镍产品:电解镍(12.9 万元/吨,-5.99%),硫酸镍(3.5 万元/吨,0.00%);
  中游材料:三元正极(523 动力型15.6 万元/吨,-2.50%;622 单晶型17.0 万元/吨,-2.31%;811 单晶型19.0 万元/吨 ,-2.06%);磷酸铁锂(5.6 万元/吨,-5.05%);负极(人造石墨(低端产品)2.2 万元/吨,0.00%;人造石墨(中端产品)3.3 万元/吨,0.00%;人造石墨(高端产品)4.1 万元/吨,0.00%);隔膜(7+2μm 涂覆1.7 元/平,0.00%;9+3μm 涂覆1.5 元/平,0.00%);电解液(铁锂型2.3 万元/吨,0.00%;三元型2.7 万元/吨,0.00%;六氟磷酸锂8.8 万元/吨,0.00%)
  新能源增长趋势确定,当前产业链核心矛盾在供给端。1-9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动力电池产量和装机量同比增速分别为38%/35.4%/32.0%;1-9 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945 万辆,同比+39%,1-9 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486GWh,同比+44%,增速自高点回落但依然可观。随着美国、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全球范围内有望激发新一轮增长活力。而供给端的过剩与库存才是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产业链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融资收紧预期下降,供给端扩张放缓,盈利有望复苏。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边际放缓,在建工程同比增速也已从高点回落。基于当前市场对行业增速、产业链盈利、格局恶化的担忧,叠加再融资规则的收紧,锂电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节奏减缓,行业继续大规模扩张受到制约。投资动力和融资能力受损,产业链供给端实际的扩张速度与规模不及预期。需求保持可观增速,而扩产进度滞后的情况下,行业整体有望迎来盈利复苏。
  中国锂电产业链世界领先,有望受益全球化机遇。我国在电动车领域已经形成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体系,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尽管欧美政府施加种种税收与政策限制,但本土产业链短期内无法攻破技术、成本等多方壁垒,日韩企业在长期低盈利下扩张力度也相对有限,产业发展终究要从政策导向、政府补贴驱动的竞赛回归到产业链的竞争,中国锂电企业仍将面对全球持续增长的电动车与动力电池需求。
  建议关注:海外供应链和龙头企业两条主线,包括电池环节宁德时代(300750,未评级)、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002709,未评级)、隔膜龙头恩捷股份(002812,未评级)、负极具备成本优势的尚太科技(001301,未评级)、正极一体化公司华友钴业(603799,未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风险;电动车销量不达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盈利变化风险;产能投放加快,过剩引发行业竞争风险;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