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方面,作为稀缺的刚兑属性的金融产品,料保险中长期仍然会得到居民的增配,而供给侧集中的逻辑在于资产荒、严监管和资本压力。短期来看,寿险行业投资逻辑仍是资产端驱动;中长期来看,在供给侧集中的逻辑下建议重点关注产品策略清晰、具备渠道优势的公司,包括友邦保险、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财险方面,我们预计行业整体承保盈利能力有望改善,龙头公司相对优势不变,中国财险仍将长期处于管理红利释放带来的右侧机会中,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寿险行业:需求相对确定,供给走向集中。
需求端:作为稀缺的刚兑资金池,寿险将持续获得居民增配。目前经济增速和各大类别资产回报预期相对较低,客户的投资收益率预期和风险偏好都显著下降,定期存款明显增加。在存款利率下降、含权益产品净值大幅波动的大背景下,保险的比较优势日益突出。目前保险的规模还远小于银行存款和大资管产品,我们预计居民配置保险的比重将持续提升。
供给侧:我们预计寿险行业将会出现供给侧集中的趋势,驱动因素有以下三点:(1)资产回报率下降,导致过去规模驱动的商业模式难以为继;(2)监管进入收紧周期,引导行业降成本,大幅收缩中小公司的费用竞争空间;(3)部分中小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的资本压力,愈加难以承担增量业务的资本消耗。我们预计供给侧集中更多地体现在中小保险公司主动收缩业务、经营质量较差的公司有序被监管接管。新业务负债成本更低和新业务资本消耗更少的公司未来存在市场份额提升的空间;而负债成本和资本消耗的优势最终来自于产品策略和渠道能力。
商业模式演进:从传统险到分红险,改写商业模型和估值体系。传统险为主的商业模式存在和客户利益博弈的弊端,长期看难以健康发展。分红险可以实现客户、股东和渠道的利益共赢,商业模式健康可持续,估值体系有望重回PEV。
财险行业:行业整体承保盈利能力有望改善,龙头公司相对优势不变。
我们预计财险行业整体承保盈利能力有望改善:(1)2023 年以来车险市场的激烈竞争有望趋缓,原因在于2022 年盈利的消耗、监管趋严和行业自律;(2)非车险有望进入严监管周期,改变行业持续恶性竞争的状态;(3)投资收益率下行倒逼行业向承保端要利润。
受益于核心竞争力的持续精进,中国财险的相对优势有望维持,其核心竞争力在于:(1)财产险是管理型业务,公司管理效能不断释放;(2)财产险是服务型业务,公司长期重视人的要素;(3)财产险总体上是成熟型业务,公司的体制优势具有国情特色;(4)财产险费用管控和理赔管控均需要Know-how积累。
风险因素:利率超预期下行、股市大幅下跌、寿险保单销售不及预期、巨灾超预期、财险保费增长低于预期。
投资策略:
(1)短期仍是资产端要素驱动,中长期选择产品策略清晰、具备渠道优势、有望受益于供给侧集中的头部公司。短期来看,寿险行业整体仍然处于资产端 驱动的逻辑下,资产端的驱动因素包括股市、利率和资产风险,目前行业内公司估值整体处于低位,建议均衡配置等待行业资产端因素表现。长期来看,我们预计行业将进入新一轮供给侧集中的周期,重点关注在产品策略、渠道方面具备优势的头部公司:(1)存量业务低负债成本带来可靠的利润释放、银保渠道实现高价值率的中国平安(601318.sh/02328.hk);(2)产品策略清晰、契合分红险长期发展方向的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3)具有高素质代理人团队、中国业务处于扩张周期的友邦保险(01299.hk)。
(2)积极把握财产险的阿尔法机会。中国财险(02328.hk)的盈利能力建立在规模优势和长期专业能力的积累之上,管理的改善进一步带来承保利润的释放。车险业务受益于规模优势和长期经验积累,有望持续实现优于行业的承保盈利。非车险业务则受益于机制体制改革,承保盈利迎来拐点。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三年ROE 在13%-15%之间,三季报将股市下跌和巨灾的因素反映完后,目前仍然处于长期良好的右侧建仓机会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