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汽车行业策略:变革加速 格局向好

2023-12-06 14:00:09 和讯  安信证券徐慧雄
  2023年复盘:内销、出海均表现优异。2023年乘用车销量整体表现超预期,呈现出淡季不淡的特征,前十月累计批发/零售销量分别为2026/1657万辆,同比+8.9%/+5.5% ,其中(1)新能源乘用车增长稳健,前十月批发/零售量渗透率分别提升至33.6%/33.8%;(2)出口表现亮眼,前十月乘用车累计出口307万辆,同比+65.6 %,主要系产品竞争力提升以及竞争格局优化 ,俄罗斯、墨西哥、比利时、英国等市场销量表现较优,上汽、奇瑞等车企贡献较大。
  展望2024年,乘用车智能化、电动化、全球化将步入快车道。我们预计2024年乘用车总销量有望达到270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到44%。
  (1)智能化:智能驾驶方面,开启无图落地元年,基于成熟主流技术路径,华为、小鹏分别有望在2023年、2024上半年实现全国大部分地区无图高阶辅助驾驶落地;智能座舱方面,进入多模交互、多屏融合、主动交互的新阶段。(2)电动化:混动技术迭代(吉利雷神电混 8848、比亚迪DMO、长城Hi4等)实现性能大幅提升,PHEV依然有较大增长空间; 800V高压快充普及缓解补能焦虑,EV渗透率有望持续攀升;(3)全球化: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将延续优异表现,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实现突破,在南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实现市占率提升,预计2024年乘用车出口总量有望达475万辆、同比增长20%。
  行业进一步高端化、专业化,行业竞争格局有望趋于宽松。2024年,从行业结构看,整体结构预计会进一步高端化,我们预测20万-30万、30-40万、40万以上价格带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8.4%、11.4%及6%;新能源越野也预计会实现0-1的突破,我们预测2023/2024年新能源越野销量分别有望达8.6/46.9万辆、行业结构有望进一步专业化。从行业格局看,总体竞争较为宽松,部分价格带竞争激烈。其中,20-30万元价格带新能源渗透率已达到较高水平,且供给密集推出,将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价格带;10-20万元价格带市场空间大、渗透率偏低、新车型供给不如2023年;40万元以上价格带新能源渗透率偏低,随着优质新能源供给的加速上市,有望进一步冲击合资份额,提升新能源渗透率。我们预计2024年行业竞争格局会趋于宽松,一线龙头有望逐步浮现。
  2023年整车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有望延续这一趋势。我们对乘用车板块2023年业绩进行复盘,整车企业的利润端显著提升,尤其是Q3净利润环比增长亮眼,主要系价格战影响有所减弱、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行、企业降本增效以及销量结构优化下毛利率提升所致。重点企业来看,长城/比亚迪/长安三季报业绩均超我们预期。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整车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上行,核心原因在于:其一:
  2024年行业竞争预计会趋于温和,自主品牌的降价压力预计较小;其二:销售结构预计持续升级,有望拉动整车企业盈利上行;其三:碳酸锂价格降低、技术持续迭代创新、对供应量管控能力增强,整车企业有望持续降本。
  关注标的:比亚迪,长城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风险提示:行业价格战加剧,新产品进展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假设不及预期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