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如火如荼",这类投资成"心头好"?机构:仍是今年稳健收益来源

2024-01-10 07:36:56 证券时报网 

2024开年,权益资产“开门红”缺位,收益稳健的债券资产持续成为投资者“心头好”。

“开年以来,权益市场明显跑输债券市场与商品市场。中国债券市场,正在‘如火如荼’地交易着降息预期。”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在1月9日发布的周度宏观研报中直言。

从各大基金公司开年以来发布的年度业绩来看,债券基金表现尤为亮眼。各类榜单上排名靠前的,既有兴证全球基金、招商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等头部公募,也有长盛基金、华商基金、国联基金等中小公募。这些公司的绩优债基迭出,成为2023年债基“岁月静好”的有力注脚。

展望2024年,基金公司认为经济稳增长诉求依然较强,预计2024年货币政策依然有宽松的空间,债券市场大概率能够延续良好表现。债券配置策略是久期加信用下沉,久期产生的高票息是大头,信用下沉是小头。信用品种依然会录得良好的表现,利率债的机会也值得重视。

纯债基金收益亮眼,大小公募均有“代表作”

根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统计,2023年纯债基金平均业绩为3.79%,远远超过银行理财同类产品。具体看,在全市场运作满一年的3000多只纯债基金中,2023年有12只收益率超过8%,收益率超过7%的有32只产品,而收益率超过5%的产品数量则高达381只。

此外,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统计近3年基金公司纯债基金业绩发现,近3年规模超700亿的纯债基金业绩第一名的基金公司是兴证全球基金,收益率为13.51 %;第二名为招商基金,收益率为11.45%;第三名为鑫元基金,收益率为11.25%。从近一年维度看,业绩前三的基金公司分别是兴证全球基金、平安基金、易方达基金,收益率分别为5.04%、4.15%、4.08%。另外根据海通证券(600837)发布的《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显示,截至2023年底,近3年、近5年,华商基金旗下固收类基金分别以17.49%、57.49%的绝对收益,在开展同类业务的基金公司中排名1/131、1/112。

从具体产品来看,各家公募的代表性债基业绩同样出色。晨星(中国)发布的一年业绩数据显示,华夏鼎航债券A在信用债基金中获得亚军(2/229);三年期业绩方面,华夏磐泰混合(LOF)A和华夏鼎航债券A位居同类第2(2/424)和第3名(3/217),此外华夏亚债中国指数A在利率债基金中位居第10位(具体排名10/120)。

中小公司债基业绩同样出色。根据晨星(中国)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长盛盛裕纯债基金在信用债类产品近三年业绩榜单中排名1/217,年化回报为7%,最大回撤为0.65%,是该基金继2021、2022年获得同类产品年度收益冠军后再次取得第一的业绩。此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长盛安逸纯债获得纯债型产品近三年收益冠军,具体排名为1/319,年化回报为6.18%,最大回撤为0.91%。

国联基金方面,截至2023年12月底,国联睿祥纯债A近一年业绩在同类1340只长期纯债基金中跻身前4%,国联聚通定期开放债券业绩跻身前10%;普通债券基金方面,国联聚业定期开放债券和国联聚锦一年定开债券近一年业绩,分别跻身前2%和7%。近三年维度,国联聚业定期开放债券在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A类)中,业绩跻身前3%,国联聚锦一年定开债券业绩跻身前10%。

纯债投资仍是2024年稳健收益来源

回顾2023年债基的稳健业绩,鹏华基金直言,2023年A股震荡反复,相比较下纯债基金明显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整体业绩表现要优于权益类基金。根据基金定期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债券型基金规模超过8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是各类型基金中规模增长最多的投资类型。

展望2024年,创金合信恒兴中短债基金经理谢创认为,债券市场并不存在较大的风险,但从波动和最终的超额收益看,债市的季节性波动可能会有所放大,最终的超额收益水平也会显著低于2023年整体情况。但考虑到当前所处的低利率环境,即使2024年收益水平不如2023年,纯债投资也不失为一个相对稳健的收益来源。

“考虑到2024年稳增长的诉求依然较强,叠加居民部门杠杆偏高,政府部门可能成为主要的加杠杆主体。”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固定收益投资三部投资总监张李陵表示,参照历史,为避免挤出效应,政府加杠杆的同时如果有宽松货币政策的配合,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预计2024年货币政策依然有宽松的空间,债券市场大概率能够延续2023年四季度以来的良好表现。

风险方面,张李陵也看到,当前权益市场已经处于偏低的位置,如果政府加杠杆能够带来经济动能的显著回升,能够大幅缓解房地产风险,权益市场确实存在大幅修复的基础,这样会对债券市场产生一定的压力,并带来收益的阶段性上行。操作上会密切关注风险偏好的回暖,及时做出应对,减少回撤。

中加基金认为,近几年债市的整体特征是利率中枢下移,波动区间变窄,泛固收资产不再单纯地同涨同跌,各品种之间的分化在加大。这意味着,一方面杠杆及交易策略的空间在缩小,抓好票息是获得收益的关键;另一方面债券分析范式需更为精细化,品种选择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组合的相对收益。“2024年债券投资仍建议以票息策略为主,适度信用下沉,寻找相对高收益的信用债作为底仓,做好品种选择。”

信用品种依然会录得良好表现

具体到2024年债券布局策略和品种选择上,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直言,从大类资产角度看,哑铃策略的大头是债券,小头是股票。债券配置策略是久期加信用下沉,久期产生的高票息是大头,信用下沉是小头。

张李陵认为,2024年信用品种依然会录得良好的表现。在地方化债的大环境下,高票息城投债的供给将系统性下降,资产荒的格局在2024年大概率将进一步演绎。当前由于资金相对紧张,信用债的收益也处于相对合理的水平,展望2024年,随着资金回归正常,这部分品种将具备良好的中期配置价值。

同样是针对信用债,中加基金认为,在化债背景下高收益资产供给逐渐减少,非银机构资产荒可能变成常态,信用利差有望维持在低位,2023年市场已经有一定演绎。城投债投资着重短久期择券,寻找兼具静态收益率和成交活跃度的平台,经济产业背景好、债务管控能力强的区域可适度下沉,但考虑中长期问题尚未解决,久期建议不宜过长。煤炭、钢铁等产业债同样面临信用利差偏低的困境,地产债2024年初到期较为集中,目前投资性价比均不高,等待后续基本面和估值改善后的机会。出于补充资本金的需要,2024年银行二永债供给可能增加,将承接部分配置盘的投资需求,同时二永债兼备波动特征,可能阶段性吸引部分交易盘参与,建议保持密切关注。

另外,张李陵表示,利率债的机会也值得重视。2024年美联储大概率进入降息通道,而这也给央行继续降准降息以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提供了良好的时间窗口,这个过程中利率债将阶段性的出现交易机会,值得重点把握。

“2024年中短债的收益表现或好于短债。”谢创分析道,2024年整体信用利差处于比较窄的状态,同时债券市场总体风险可控,不存在收益率明显上行的风险,中短债基金可以通过适当久期暴露,相对优势更突出,更有机会获得更好的超额收益。

责编:杨喻程

校对:苏焕文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