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淡季特征明显,但需求可能被低估,行业分析显示产量“平控”背后的数字游戏,以及2023年消费复苏与财政扩张可能缓解价格拖累,专家分析预示潜在的行业机遇。】
近期,钢铁行业深处淡季之中,行情表现反映出综合弱势。具体来看,中信钢铁指数在一周内下跌4.72%,位列跌幅榜靠后,显示出市场多空交织、寻底迹象明显。然而,从估值层面分析,整体市场可能已接近底部,行业回升的耐心期待成为投资者的普遍心态。
经济转型格局在持续,由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转变。尽管短期内经济回升速度放缓,但长远趋势并未改变。2023年钢铁产量的“平控”政策实施之下,存在一定的数据解读空间。去年的铁矿石消耗量推算结果显示,国内钢铁产量可能被大幅低估。这种情况下,实际需求的强劲与市场感知之间可能存在偏差。
财政政策的扩张以及消费率的逐步恢复,预计将对今年的钢材价格形成支撑。尽管中间商冬储意愿不强,供给端表现出更大的刚性优势,但部分钢铁企业的价值被市场低估,预示着行业修复的机会。
就具体数据来看,全国钢铁厂高炉产能利用率小幅回升,而电炉产能利用率和钢材产量持续回落。库存方面,五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及钢厂库存环比有所波动,整体钢材库存累积,但库存增幅保持稳定。市场表观消费量显示出季节性的消退,但年对年比较依然保持着增长态势。
在供应链上游,火电和核电投资的增加,以及油气行业的景气周期,为钢管企业提供了稳定的需求前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一些钢铁企业有望从相关领域增长中受益。
值得注意的风险包括国内产量调控政策超预期变动、下游需求未达预期以及原材料价格超预期上涨等。
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行业分析专家提示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应谨慎考量,并自行承担相应风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