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系列报告(一):总起篇:从海外经验看科技金融发展模式选择

2024-01-29 18:30:10 和讯  平安证券袁喆奇/许淼
  平安观点:
  科技强国建设任重道远,金融服务质效有待提升。科技实力是当前大国之间综合竞争的关键要素,从目前全国各主要经济体的科技发展情况看,近年来我国综合科技水平有所提升,但距离优秀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
  2023 年10 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支持科技发展作出了明确指示,提出未来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将科技金融列在“五大篇章”首位,意味着需要金融行业在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从目前来看,金融对科技企业的支持仍有一些痛点存在,具体体现在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与科技企业金融需求不匹配、直接融资整体占比较低等方面,金融服务质效有待提升。
  海外经验:美国以直融为主,德日由政府与银行主导。通过研究海外发达国家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发现,不同的融资结构和金融体制下都存在切实可行的业务模式,无论是美国以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亦或是德日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其经验对我国未来科技金融制度建设和模式创新均有积极意义。1)美国:以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为主导的直接融资占据主要地位,辅以政府政策优惠以及信用担保的方式丰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2)德国:以政府主导、银行参与的间接融资方式占据主要地位,以政策性银行入局引导,担保银行分担风险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3)日本:以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为根基,辅以“信用担保+信用保险”制度调动社会资本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性。
  政策建议:优化制度设计,推动模式创新。结合海外优秀经验能够看到无论是以直接融资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体都能够实现对于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关键是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对于我国而言,我们认为未来可以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1)优化制度设计,为科技企业金融服务提供制度保障,在投贷联动、推动私募股权市场发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等方面入手,扫除制度层面障碍;2)政府端发挥更积极作用,借鉴海外经验,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到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中去,改善科技企业融资环境;3)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发挥多元牌照优势为科技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风险提示:(1)政策推进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下行超出预期;(3)金融政策监管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