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作为军民一体总装龙头,扩张提速势头迅猛。南北船战略性合并后,中国船舶作为“南船”核心上市平台之一,旗下资本运作步伐加快。2020年注入江南造船、广船国际两大造船厂后,公司旗下拥有四大造船厂,军民产品结构丰富、产能供给能力进一步加强。公司下设船舶造修、海洋工程、动力装备等多个业务板块,覆盖完整船舶行业产业链。公司业绩随船舶大周期波动,在船舶高景气度下表现较出色。
船舶工业是典型的周期性产业。纵观国际船舶市场发展历程,间隔30年左右出现一次大的周期波动,期间将出现中短期的波动,底部区间漫长而持久。判断船舶制造行业的周期位置很关键。当前新一轮大周期力量或在蓄势,船舶制造投资或迎来良好布局时点。在船队老化和绿色转型的双重背景推动下,船舶市场或将迎来历史上第五轮大周期。
纵观民船市场现状,供给收缩,需求催化,新一轮大周期起点已经开启。需求端:2021年集装箱船率先开启新一轮订单上升周期,后续油轮和干散货船市场并叠加船队绿色更新趋势或将接力。供给端:船厂大量新增订单导致行业产能紧张,尤其集中在头部企业,且紧张程度短期难改。当前造船产能的紧张以及绿色新船的大量需求催化新船价格上行,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业绩有望在未来逐步释放。
随着我国海军建设加快,军品中长期成长空间有支撑。人民海军的战略转变和升级换代下,中国船舶作为军船龙头抑或受益较大。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船舶行业配置的性价比已经凸显,中国船舶有饱满在手订单支持未来3-4年业绩上行,同时可展望绿色更新叠加油散船需求驱动下长达5-7年的高景气成长。我们预计中国船舶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11.99、801.95、894.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9、54.26、92.82亿元,对应PE分别为53.22、27.65、16.1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钢材价格上涨超预期;航运行业景气不及预期;IMO环保约束不及预期;全球经济衰退和滞胀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资产重组的方案与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国内国际市场或不可简单对比;国际船舶市场发展历程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