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 月23 日,公司公告2023 年度业绩快报,公司预计2023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8.35 亿元,同比+19.20%;实现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35.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9 亿元,同比+39.32%。
投资要点
电子大宗项目陆续供气,驱动收入利润稳步增长。公司预计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8.35 亿元,同比+19.20%,主要系公司前期新建电子大宗气体项目陆续供气,其中晶合集成A3(于23Q2 末开始收费)、华星光电T9(于23 年更早时间已开始运营收费)、合肥长鑫存储(于23Q3 开始收费)、北京长鑫集电(于23 年10 月开始收费)以及上海鼎泰(于23 年更早时间已开始运营收费)等多个重点项目已正常推进,23 年度其他小型现场制气项目亦于23 年度实现收费,带来营收贡献。24 年公司其他重要项目包括广州粤芯等电子大宗气体项目也将陆续投产,预计将继续为公司带来营收增量。同时,公司持续加大氦气市场开发力度,氦气业务销售量保持增长态势。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19 亿元,同比+35.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9 亿元,同比+39.32%,主要系公司前期新建电子大宗气体项目陆续供气、氦气业务销售量增长及所得税税率变化所致。
氦气运力水平持续提升,进军全球Tier1 氦气公司。23 年度公司持续加大氦气市场开发力度,虽然23Q1、23Q2 氦气市场价格开始逐步回落,23Q3 仍处于回落区间,但公司氦气业务销售量保持增长态势。公司下游主要为重视氦气稳定供应的半导体以及先进制造行业的客户,面对氦气价格变化周期,一方面,公司开发新的长协气源并大力开发新的客户,以销量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另一方面,公司继续加强运输能力,液氦冷箱数量方面,预计23 年末拥有40 多个,24 年末达到70 多个,25 年达到100 个,根据每个液氦冷箱周转频率约为3.5 次/年测算,公司在24 年预计将有约450 万方/年的氦气运力水平,并在25 年达到800-900 万方/年的运力,届时有望成为全球Tier1 的氦气公司,通过供应链的建设提升公司氦气保供能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2025 年分别实现收入18.35/23.31/30.03 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19/4.16/6.0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 年PE 分别为44 倍、34 倍、2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对外投资进展不及预期,技术升级迭代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