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专题(04):顶层文件出台指导 配电网明确阶段性建设目标

2024-03-03 10:05:03 和讯  民生证券邓永康/李佳/王一如/朱碧野/李孝鹏/许浚哲
  事件:2024 年3 月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发展目标:推动配电网从“无源”向“有源”的转变到2025 年,配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清晰,供配电能力合理充裕;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 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 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有源配电网与大电网兼容并蓄,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开放共享系统逐步形成,支撑多元创新发展;智慧调控运行体系加快升级,在具备条件地区推广车网协调互动和构网型新能源、构网型储能等新技术。
  到2030 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海量资源聚合互动、多元用户即插即用,有效促进分布式智能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较好满足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及各类新业态发展需求,为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以高水平电气化推动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
  亮点:提高装备能效和智能化水平
  提出加快老旧和高耗能设备设施更新改造,改造后须达到能效节能水平,并力争达到能效先进水平。2025 年,电网企业全面淘汰S7(含S8)型和运行年限超25 年且能效达不到准入水平的配电变压器,全社会在运能效节能水平及以上变压器占比较2021 年提高超过10 个百分点。
  配电网为什么需要提升?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配电网正逐步由单纯接受、分配电能给用户的电力网络转变为源网荷储融合互动、与上级电网灵活耦合的电力网络,在促进分布式电源就近消纳、承载新型负荷等方面的功能日益显著。当前配电网仍是我国电网系统的主要薄弱环节之一,我们总结目前配电网面临三大挑战:1)无源向有源的演变;2)分布式能源高比例接入对配电网造成冲击;3)感知监测能力不足。
  配网投资有望结构性提升
  在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架构中,配电网是保障终端用电的重要环节,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积极实施需求响应,与输配电网间形成双向互助、协同共生关系。
  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致使配网运行复杂程度加剧,在供电侧随着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导致配电网从无源变成有源网络;在负荷侧,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场景的增加进一步加大了配电网运行控制的难度。目前我国配网侧亟需提高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而配套特高压接入配电网也将拉动配网侧投资需求高增。
  投资建议:主线一: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性提升,建议关注:功率及负荷预测【国能日新】;虚拟电厂【国网信通】【安科瑞】【东方电子】【恒实科技】;分布式能源运营商【芯能科技】【南网能源】;新能源微电网【金智科技】;EPCO 模式服务商【泽宇智能】【苏文电能】。主线二:配网智能化提升消纳效率,建议关注:
  一、二次设备【许继电气】【国电南瑞】【四方股份】【思源电气】、智能终端【威胜信息】【钜泉科技】;智能电表【炬华科技】【海兴电力】【三星医疗】等。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致价格超预期下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