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罗云峰:科创“出题”金融“答题”, 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2024-03-08 08:18:29 证券时报网 微信号


  “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我们坚持市场和政府双向发力,高标准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金融高地,全市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格局正加速形成、改革创新举措持续深化、金融助力科技创新发展效果持续显现,科创企业融资难题得到有效缓解。”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罗云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 罗云峰

  2022年11月18日,合肥正式获批建设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证券时报记者在专访中了解到,一年多来,合肥坚持“科创出题金融答题”的创新工作机制,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一方面,合肥通过引导金融机构申设专营机构,实施差异化授信审批等方式,为科创企业发展赋能护航;另一方面,为打破传统融资的壁垒,合肥围绕科创企业特点,创新推出“贷投债保”多方联动的科创金融产品,打造全周期、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产品矩阵。此外,合肥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本“以投带引”产投模式,积极发挥国有资本在资本市场的补位和引导作用,全方位赋能科创企业发展。

  数据显示,一年多来,合肥市新增国家高企1994户,总数达8406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万户,实现两年翻番;科技贷款月均增长25%以上,带动全市贷款增速连续17个月保持15%以上,居全国万亿城市第二位。

  强化机构建设 提升服务科创企业质效

  “作为全省首个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合肥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系统谋划,构建了地方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联动的工作格局。”罗云峰说。

  据罗云峰介绍,试验区获批后,合肥市高水平编制《合肥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并结合全市发展实际需求,创新实施“十个一”重点工程和试验区建设“四大行动”,有力地保障了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为全面助力科技企业由“铺天盖地”走向“顶天立地”,合肥市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科创金融改革主力军作用,通过引导金融机构申设专营机构、实施差异化授信审批、差别化考核管理等方式,为科创企业发展赋能护航。

  罗云峰介绍,试验区获批以来,合肥市科创金融专营机构由24家增至37家,增长54%;总行级科创金融中心增至9家,总部级科创保险中心实现零突破;新设市属企业征信牌照,累计支持科创融资近2500亿元。

  “同时,在传统专营机构建设基础上,合肥市探索在庐江县、高新区、经开区等5个县市区开展科创金融工作站建设试点,通过强化县区政府、金融机构、科创企业间协同联动效应,构建‘科创金融管家服务体系’,为科创企业提供投融资对接、政策咨询等一站式科创金融服务。”罗云峰表示。

  打造全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产品矩阵

  科创“小苗”长成“大树”,需要金融活水滴灌。但科创企业“五高一轻”特质,与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并不匹配。

  “为打破传统融资的壁垒,合肥市围绕科创企业特点,支持金融机构主动前移服务,创新推出‘贷投债保’多方联动的科创金融产品89款,有效提升产品的专业性、创新性,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罗云峰说。

  数据显示,试验区获批以来,合肥市科创金融产品由112款增至201款,增长79%。其中,针对初创期企业产品占比74%,信用类产品占比75%,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支持力度。同时,2023年合肥市科技担保业务新增102.8亿元,科技租赁、科技小贷等平均贷款费率较传统地方金融业务费率下降约50%,形成了对银行信贷的有力补充。

  此外,为有效解决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总体规模占比较小的问题,合肥市在传统投贷联动模式基础上,通过省市联动创新,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贷投批量联动”试点改革,为近2500户科创企业提供480亿元债权股权融资,居全省第一。合肥市还支持地方金融组织探索开展中小科创企业“投担(租)联动”等业务,更好匹配科创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债权和股权的融资需求。

  对此,罗云峰表示:“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属全国首创,是建设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重要创新举措,将促进初创期、成长期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实现银企‘共同成长’。”

  激发资本活力 为科创企业注入“源头活水”

  当前,合肥正着力打造科技金融高地。罗云峰介绍,为加快构建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合肥市深化国有资本“以投带引”产投模式,积极发挥国有资本在资本市场的补位和引导作用。合肥市政府母基金及国有企业参与设立基金219只,总规模超4000亿元。同时,建设“科大硅谷”风投创投街区等,集聚各类基金181只,总规模超2000亿元。

  除基金市场外,合肥在科创债、科创板同样表现亮眼。合肥坚持优化政策、服务,引导合格主体在各公开市场开展直接融资。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新增直接融资4390.13亿元,同比增长9.67%。其中,晶合集成首发IPO募资创全省纪录,为2023年全国第三。全市累计发行科创类债券129.25亿元,为上年同期1.6倍、增长62%,在长三角主要城市名列前茅。合肥还落地了全国首批混合型科创票据、全国首单私募“科技创新+专项用于集成电路”双贴标公司债券。

  另外,合肥聚焦关注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三年为周期动态储备200家上市后备企业,前移上市奖补节点,优化政务服务,推动场景对接,全方位赋能企业发展。

  罗云峰介绍,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增A股上市公司37家,其中25家为专精特新企业。全市现有A股上市公司83家,居全国第十二、省会第六;科创板上市公司数达到20家,居全国第六、省会第二。合肥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创资本中心正加速建立。

  探索科创金融服务模式的“合肥经验”

  “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合肥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新模式,探索融资对接新路子,形成具有‘合肥特色’的改革创新经验,最终达到以点带面、复制推广的效果。其中,‘科创出题金融答题’工作机制便是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罗云峰表示。

  相较传统企业,科创企业与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往往更为严重,加剧了企业融资难题。对此,合肥搭建科创金融服务平台,创设“研值分”等科创企业专属信用评价模型,获批“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坚持供需两端双向发力,聚焦科创企业融资难题,常态化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定期收集科创企业融资需求,线上线下结合精准推送至金融机构开展融资对接。

  同时,合肥充分调动县区、金融机构积极性,举办政策宣介、产品发布、融资对接、上市培训等科创金融专项活动159场,高频率、全方位宣传金融政策、提供金融服务,银企对接成功率和企业融资获得率进一步提升。

  除融资需求外,不同周期、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科创企业还需要不同社会资源和专业机构的帮助。

  罗云峰表示:“合肥市聚焦科创企业经营与发展中的需求痛点,坚持政策赋能、科技赋能、智力赋能,逐渐探索出一套‘融资+融智+融技’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构架配套支持、全周期顾问咨询、全流程综合服务,致力做好科创企业服务的‘小管家’和‘贴心人’。”

  2024年是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深化之年。罗云峰表示,面向新征程,面对新挑战,未来,合肥市将做好金融强国建设“五篇大文章”,着眼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互动,坚持锻长补短、厚积薄发,坚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推动科创金融改革由“试验”到“示范”。

  责编:叶舒筠

  校对:杨立林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萍萍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