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点评:首个OPENAI机器人问世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2024-03-18 12:55:03 和讯  德邦证券俞能飞/唐保威/卢大炜
人形机器人:首个OpenAI 机器人问世,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3 月14 日,美国明星机器人创业公司Figure 发布了第一个OpenAI 大模型加持的机器人demo。视频中,公司研发的Figure 01 机器人接入了OpenAI 的大模型,能够与人类对话,理解并执行人类发出的指令和任务(拿取物品、晾晒衣物等),人形机器人在家庭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进入2024 年后,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展接踵而至。不到一个月时间,特斯拉三次发布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性能更新迭代视频;谷歌DeepMind 与斯坦福大学联合推出的阿罗哈(Mobile Aloha)也两次迭代更新;沉寂许久的波斯顿动力放出一段人形机器人Atlas 拾起并搬运汽车零部件的视频;Figure 将其人形机器人送进了宝马工厂。随后,英伟达、OpenAI 相继宣布开发机器人基础大模型。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至203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也预计,到2030 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0 亿元,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
相关标的:
重点传感器标的:柯力传感、汉威科技、华依科技、东华测试、八方股份、开特股份等
重点供应商:三花智控、拓普集团、鸣志电器等;
电机:步科股份、伟创电气、江苏雷利等
丝杠:贝斯特、北特科技、鼎智科技、新剑传动等
减速器:双环传动、绿的谐波、中大力德等
机器视觉:舜宇光学、奥比中光、奥普特、凌云光。
核电:四代核电取得长足进展,发挥高温气冷堆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3 月5 日上午9 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高温气冷堆是国际公认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先进堆型,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调试和运营的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于2023年12 月6 日圆满完成168 小时连续运行考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高温气冷堆其所具有的固有安全性、环境友好性、模块化设计、应用领域广等优良 性能,使其在内陆核电建设、规模化制氢等方面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际社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绿色低碳、无废/低废的新赛道上,必将大有可为。目前中国华能深入开展经验总结以及高温气冷堆综合利用和商业化推广技术研究,继续攀登高温气冷堆商业化推广应用的高峰,为我国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产业化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项目依托,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华能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标的:佳电股份:公司是国内首家取得核级电机设计、制造许可证的企业,产品主氦风机是四代堆-高温气冷堆一回路唯一的动力设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此外公司2023 年重组并入的哈电动装设计和制造了300MW 和1000MW(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轴封式主泵、CAP1000 和CAP1400 核电机组屏蔽式主泵电机、ACP100 模块化小型压水堆主泵等,在核电业务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国光电气: 公司生产的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ITER 项目的关键部件,目前国内在该领域具有相关典型项目承建与运维经验的,只有公司一家,公司具有较明显优势;科新机电: 公司成功承制了具有四代安全特征的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的热气导管、主氦风机冷却器等核电产品;海陆重工:服务堆型包括但不限于三代堆型(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四代堆型(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钍基熔盐堆)以及热核聚变堆(ITER)等;兰石重装:公司先后为国内四代核电站华能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制造了乏燃料现场贮存系统竖井热屏设备、乏燃料装卸系统、新燃料运输系统过滤器、乏燃料运输系统地车屏蔽项目地车屏蔽罩及HTL 电加热器等核能装备;中国一重:国内唯一承担并已完成二代、二代加、三代、四代核电技术装备制造的企业;航天晨光: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关键设备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热核聚变系统完成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申报。
光伏设备:行业有望触底出清,关注光伏新技术进步
光伏因产能过剩进入寒冬,产业链各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已久,隆基最新公布的“单晶硅片P 型M10 150μm 厚度”价格由3.10 元人民币下调至2.20 元,与上一次报价即9 月份相比降幅为29%。当前光伏行业各环节出现开工不足及价格低迷情况,短期内各环节均面临盈利下滑的风险,行业可能迎来一轮产能出清的竞争。
在激烈的竞争中,高成本的落后产能可能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而具有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资金优势的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预计本轮竞争之后将带来光伏度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也将进一步刺激下游装机需求,同时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可能进入相对稳定的新阶段,整体上有利于光伏行业更健康发展。
光伏设备持续进化,重点关注新技术放量。异质结方面,捷佳伟创G12-132 版型异质结组件平均功率达到了727.69W,量产型双玻组件功率属于行业先进水平,最高功率组件达到738.98W;组件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3.47%和23.84%。钙钛矿方面,金石钙钛矿/混合型BC 四端叠层太阳电池面世,电池效率达到33.94%,有望进一步刺激钙钛矿产业化落地。
相关标的:捷佳伟创(全面布局TOPCon、HJT、IBC、钙钛矿等技术路线的光伏设备龙头);京山轻机(业内较早完成钙钛矿设备开发且有实际产品销售的企业);奥来德(基于OLED 技术积累,切入钙铁矿材料及设备领域);德龙激光(钙钛矿整段设备已交付,正与头部客户进行新工艺开发和商务沟通);曼恩斯特(具有钙钛矿智能涂布设备,在钙钛矿领域已获得销售订单);帝尔激光(应用于BC 的激光微蚀刻设备技术领先,在2019 年就取得BC 电池激光设备订单);海目星(对于BC 的研发是在PERC 时代就开始了,目前BC 产品已经实现突破,且是和客户进行新产品的共同开发);罗博特科(大力推进异质结铜电镀业务领域布局,金属化已出货GW 级设备,图形化已开始研究和开发);宝馨科技(重点布局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一期2GW 预计年内投产;前瞻布局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技术,实验室自测效率超30%);迈为股份(为数不多能够提供HJT 整线生产设备的供应商)。
温控设备:数据中心温控稳步增长,液冷有望加速渗透提升增长空间 催化: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开展AI+专项行动。中国电信将在上海规划建设可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智算中集群心,为首个支持单池万卡的国产超大规模算力液冷集群。
关键1:数据中心行业政策对相关的温控系统需求产生深刻结构性变化,绿色发展方向引导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改进。
关键2:随着AI 等应用场景出现,对算力设备和承载算力的数据中心均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拉动数据中心需求同时,伴随着算力密度的提高,算力设备、数据中心机柜的热密度都将显著提高,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散热和算力设备散热的全链条导入将加快。
关键3:随着温控技术改变,加速推动液冷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数据中心温控设备单位价值量或有所提升。此外存量数据中心改造或进一步提升温控设备需求。
根据曙光数创招股说明书中测算,预计 2025 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可达到 1200 亿元,2025 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可达到 245 亿元以上。
数据中心长期受益于流量增长,推动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数据中心温控设备需求或有望稳步提升。随着热密度提升,建议重点关注多领域布局+平台优势的温控平台企业【申菱环境】、【英维克】等,聚焦数据中心温控相关企业【佳力图】、【依米康】等,以及对液冷技术温控有所布局和应用的【同飞股份】、【高澜股份】等。
3C 设备:“AI+”、折叠屏有望成为智能手机新的潜力方向。 苹果重点布局AI 技术,“AI+硬件”有望推动终端更新。在苹果股东大会上,CEO库克大谈生成式AI 技术,表态将向AI 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并透露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向外界展示AIGC 是如何开创新局面的。近日,苹果正式公布自家的多模态大模型研究成果——一个具有高达30B 参数的多模态LLM 系列。近期,各家3C 硬件厂商纷纷布局AI 领域,希望通过“AI+”为消费电子市场注入新的活力,2024 年有望成为“AI+硬件”井喷式发展的元年,推动消费电子产品销量再上一个台阶。 AR/VR 行业逐渐成熟,有望迎来行业高速增长期。根据维深信息的调研和跟踪统计,2023 年四季度全球VR 销量为303 万台,同比下降11%;2023 年全球VR销量为753 万台,较2022 年下滑24%。目前的头显产品主要以游戏为核心场景,内容相对单一,硬件升级慢,目标消费者群体规模较小且换新周期长。我们认为,苹果在芯片等硬件以及操作系统方面均处于行业顶级,拥有丰富的产品矩阵、多种多样的应用生态,有望打破传统头显产品以游戏为主的应用瓶颈。随着消费电子行业巨头、新兴企业的纷纷跟进,XR 行业在硬件、生态、内容平台、用户基础等方面将逐步趋于成熟,24-25 年行业有望快速增长。 终端需求边际向好,静待产业链复苏。从2023 年全年的数据来看,消费电子产品的产销呈现明显的边际回暖趋势,行业复苏可期。体现到上游3C 设备行业上,我们认为目前制造端更多的是产线稼动率的提升,短期来看3C 设备需求整体仍处于底部位置,但头部设备企业的设备打样数量有明显提升,预计 2024 年的新设备需求较为旺盛。此外,华为5G 手机强势归来,我们认为华为重磅新产品的推出,一方面有望活跃目前的3C 消费电子市场,激发消费者的换机热情,促进终端需求的回暖;另一方面,华为的“强势回归”也将促使各手机厂商在产品创新方面进一步发力,推出更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以华为为代表的安卓阵营有望展现出更大的总量弹性。 相关标的: 1. 总量方向:静待产业链复苏 博众精工:3C 自动化组装设备龙头; 智立方、杰普特、科瑞技术、荣旗科技、博杰股份等:苹果检测、测试设备;快克智能(苹果焊接设备)、凯格精机(锡膏印刷机)。 2. 新应用方向:钛合金、折叠屏、AR/VR ①钛合金零部件:金太阳、宇环数控(研磨抛光);②3D 打印:铂力特、华曙高科(国内3D 打印设备龙头)
通用板块:2 月社融数据发布;政策支持下有望开启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
社融:2 月社融数据发布。2024 年2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85.72 万亿元,同比增长9%。
政策支持下,有望开启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 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 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 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 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 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 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 我们认为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开启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制造业有望维持较高景气度,建议关注以下投资机会: 1)节能降碳,能效提升。加快推广能效达到先进水平和节能水平的用能设备,分行业分领域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相关行业:石化、钢铁、高效锅炉、液冷等)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较高水平。(相关行业:工控、自动化、工业软件、机床数控系统)3)老旧小区改造。围绕建设新型城镇化,结合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相关行业:电梯、消防、工程机械、3D 打印) 4)交通运输设备更新。(相关行业:轨交、新能源车、船舶等)5)农机。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扎实推进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 6)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行业: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建议关注通用设备投资机会: ①刀具:耗材属性,国产替代空间大,制造业投资景气度将明显拉动刀具需求。相关标的:中钨高新、华锐精密、欧科亿、沃尔德。 ②机床:处于更新周期中,政策发布有望提升国产机床接受度,推动机床行业国产替代进程。相关标的:海天精工、纽威数控、科德数控、华中数控。 ③工业机器人:产线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产工业机器人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相关标的:埃斯顿。 ④注塑机:下游占比中家电、汽车占比较高,有望受益于消费品换新带动的消费需求提升。相关标的:伊之密、海天国际。
船舶:1)国务院发文:推进船舶行业设备更新改造,支持新能源动力船舶发展
3 月13 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其中多处涉及船舶行业:
1)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推广能效达到先进水平和节能水平的用能设备,分行业分领域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设备和软件,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培育数字经济赋智赋能新模式。严格落实能耗、排放、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 2)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加快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大力支持新能源动力船舶发展,完善新能源动力船舶配套基础设施和标准规范,逐步扩大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生物柴油动力、绿色甲醇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应用范围。
为保障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顺利完成,《行动方案》提出五方面保障措施:1)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实施好老旧营运车船更新补贴,支持老旧船舶、柴油货车等更新。2)完善税收支持政策。加大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税收优惠支持力度,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纳入优惠范围。3)优化金融支持。 运用再贷款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中央财政对符合再贷款报销条件的银行贷款给予一定贴息支持。发挥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机制作用。4)加强要素保障。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不新增用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简化前期审批手续。5)强化创新支撑。聚焦长期困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重大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积极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
2)美国工会请愿要求对中国造船业展开调查
美国工会敦促拜登政府对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港口费。3 月12 日,五家美国工会共同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递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对中国“涉嫌”在海事物流和造船行业的“不公平”政策和做法展开调查。请愿书敦促拜登政府对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港口费,并利用征收的费用设立一个基金来振兴美国造船业。同时,请愿书建议政府采取总统权力范围内的所有其他行动,以增加对美国建造船舶的需求,要求美国出口的LNG、燃料油等通过美国建造的液货船运输。
中国商务部回应:中方坚决反对无视世贸组织规则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美方有关组织对中方的指责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已有多份报告指出,美国造船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过度保护。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得益于企业强化科技创新,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美将自身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中国,缺乏事实依据。
美国港口吞吐量全球占比不到5%。根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2022 年全球港口吞吐量前50 位202.75 亿吨。其中美国港口5 个,吞吐量合计9.99 亿吨,占比4.93%;中国港口29 个,吞吐量合计149.64 亿吨,占比73.8%;除中国和美国外其他国家港口16 个,吞吐量合计43.12 亿吨,占比21.27%。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竞争加剧、政策调整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