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信达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密集响应。该行认为飞行汽车和汽车产业链契合度较高,我国在飞机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积累的技术经验和产业链优势有望规模化转移至飞行汽车领域,在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持续推动下,飞行汽车产业商业化时点已经临近,关注产业链成长机遇。
信达证券观点如下:
政策鼓励加速行业发展: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密集响应。
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试点运行;到2035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绿色航空制造体系,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同年12月,国家空管委组织制定了《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对各类空域划设和管理使用做了明确规定。法律层面,2024年1月1日起,《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标志我国无人机产业进入有法可依的发展新阶段。
1)中央层面,工作会议定调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增长引擎地位。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飞行汽车、通航飞机等相关产业定位大幅提升。2024年3月,国务院正式将“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2)地方层面,各省积极颁布低空经济支持政策。2023年11月,海南率先发布《海南省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图》,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做出低空空域放开的持续性尝试;2023年12月,深圳发布《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发展eVTOL提出20多项具体补贴措施;2024年1月至今,北京、广东、安徽、山西、四川等18个省市和自治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低空经济的各项政策,从开辟新质生产力的层面将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部分地区积极建设通用机场及临时起降点。
商业化应用落地加快:飞行汽车有望于2024年起逐步商业化应用。
飞行汽车主要厂商集中在中、美及日韩,其中该行预计中国、美国、日韩在2024-2025年有望实现商用。就国内进展来看,2月27日,全球首条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跨海跨城空中航线首飞成功,eVTOL主要服务于30公里到150公里的航程,对需要跨越山脉、海洋等特殊出行场景应用空间较大,有望成为现有出行方式的重要补充。3月8日,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旅航者X2顺利完成城市CBD“天德广场-广州塔”区域的低空飞行,也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低空旅游观光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全面推广提供了经验,公司宣布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预计于今年Q4开启预订,并计划在明年Q4实现量产交付。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广阔:产业化由点及面,万亿级市场蓄势待发。
我国有望快速形成多个区域的产业集聚,并由点及面推动低空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达到3.5万亿元。此外,据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数据,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3万亿至5万亿元。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布局飞行汽车的整机厂商万丰奥威(002085)(002085.SZ)、小鹏汽车-W(09868)、亿航智能(EH.US)、中直股份(600038)(600038.SH)、纵横股份(688070.SH)等;零部件供应商及低空经济相关运营商天成自控(603085)(603085.SH)、光洋股份(002708)(002708.SZ)、长源东谷(603950.SH)、保隆科技(603197)(603197.SH)、中信海直(000099)(000099.SZ)等.
风险因素:飞行汽车产业落地及试点推广不及预期、飞行汽车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