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五大险企去年少赚了 加强资负联动应对利差损

2024-04-03 07:04:28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

2023年,虽然人身险业务实现了久违的恢复性增长,但保险公司当年仍然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在新会计准则下,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国人保(601319)、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601601)、新华保险(601336)2023年合计保险服务收入虽同比增长5.6%,但累计营业收入2.2万亿元,同比下降1.4%,合计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降27%。

五大险企净利全线下滑

2023年,上述五大上市险企普遍出现净利润下滑。不过,从保费服务收入来看,除了新华保险,其他4家险企均录得同比增长。

以“寿险一哥”中国人寿为例,在旧会计准则下,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378.6亿元,同比增长1.4%,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211.1亿元,同比下降34.2%。在新会计准则下,中国人寿实现营业收入3442.7亿元,同比下降11.5%;实现归母净利润461.81亿元,同比下降30.7%。

2023年,新华保险实现营业收入715.5亿元,同比下降33.8%;实现归母净利润87.12亿元,同比下降59.5%。

承保和投资是维持保险公司持续经营的两驾马车。随着利率长期下行,承保端和投资端因此承受的压力正在持续释放。从2023年业绩来看,投资收益大幅减少成为拖累保险公司净利润下滑最重的一块大石。

以中国人寿为例,按新会计准则下的合并利润表,该公司2023年保险服务收入为2124.45亿元,同比增长16.4%,但是投资收益从2063亿元大幅下滑至314.9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87.51亿元进一步扩大至-327.86亿元,两项合计减少营收1988亿元。

剔除短期波动较大的投资收益后的数据也受到了挑战。营运利润以财务报表净利润为基础,剔除短期波动性较大的损益表项目和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被认为更能反映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等长期业务的实际经营情况。

以中国平安为例,2023年该公司实现归母营运利润1179.89亿元,同比下降19.7%。其中,该公司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归母营运利润为1050.7亿元,同比下降3.2%。

2023年,中国太保实现归母营运利润355.18亿元,同比下降0.4%。太保寿险合同服务边际余额3239.7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8%;合同服务边际,是指企业因在未来提供保险合同服务而将于未来确认的未赚利润。

普遍下调长期回报假设

2023年年报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纷纷将寿险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下调至4.5%,这也是该假设7年来再度下调。

率先下调长期投资回报假设的上市险企,是率先发布年报的中国平安。

据2023年年报,中国平安审慎下调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至4.5%、风险贴现率至9.5%。中国平安称,这是基于对宏观环境和长期利率趋势的综合考量。

此前,中国平安曾对上述两个假设进行过调整——2009年将风险贴现率由11.5%下调至11.0%;2016年将非投资连结型寿险资金的未来年度投资回报率上限从5.5%调整至5%。上述假设一直延续至2022年。

除了中国平安,A股上市险企多在2016年左右调整更新了投资回报率假设,中国人保也在2020年调整了未来年度投资收益率假设,2022年上市险企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普遍为5%。

近年来,长期低利率环境叠加资本市场剧烈波动,使得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持续下滑,现行投资回报假设再度面临挑战。

2023年年报中,中国人寿采用的投资回报率假设从5%下调至4.5%,同时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从10%下调至8%。

中国人保也调低了投资收益率等精算假设。2023年年报中,人保寿险采用的投资收益率假设传统险为每年4.5%,分红与万能险为每年4.75%;人保健康的投资收益率假设为4.5%,此前投资收益率假设为5%,同时该公司将计算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的风险贴现率从10%调降至9%。

中国太保2023年长期险业务的未来投资收益率假设也从5%下调至4.5%,且该公司表示以后年度保持在4.5%水平不变。短期险业务的投资收益率假设,参照央行在评估日前最近公布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水平而确定。此外,计算太保寿险有效业务价值和新业务价值的风险贴现率假设则从11%下调至2023年的9%。

新华保险也在2023年审慎下调用于内含价值评估的非投连账户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至4.5%,此前该公司传统非分红险、分红险等险种长期投资回报假设为5%,新传统险的长期投资回报假设为5.25%。同时,新华保险采用的风险贴现率从11%下调至9.0%。

加强资负联动成共识

在2023年上市险企业绩的发布会上,如何防范利差损成为投资者必问的问题。

新华保险副总裁、总精算师、董秘龚兴峰在业绩会上表示,2023年投资市场的波动给整个寿险业上了一堂生动的利差损风险课——利率对长期负债而言有杠杆作用,如果不能覆盖负债成本,产生的损失可能是巨大的。

谈及利差损风险的应对,龚兴峰表示,首先就是资产负债管理:一是需要从更高层面、穿透周期的角度来看待寿险业务,要加强长期主义的理念;二是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三是真正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联动,要把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壁垒打穿,在公司的组织架构上强化对于资产负债管理的统筹领导;四是要不断创新。

他还介绍了新华保险的近期实践。该公司对一些分红产品账户成立专班,构成人员包括寿险的渠道部门、寿险的负债管理部门,以及投资部门和资产管理公司具体负责账户的投资经理。专班人员一起研判未来发展情况,包括负债端销售的情况、资产端配置的情况,形成资产负债联动,打破了隔离墙。

由此,一方面负债端压降成本,降低3.5%定价利率的产品,严格执行“报行合一”,并希望能压降销售费用和其他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压降不必要的成本,更多让利于客户。同时,资产端也提升了专业化、市场化的管理要求。

龚兴峰同时表示,新华保险自身产品对于利率敏感度较高,下一步会加大对万能、分红等“利变性”产品的创新力度以及销售力度,从而从长期更好地压降利差损风险可能的敞口。

中国人寿亦在年报致辞中首次将“强化资负管理”单独列示。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在业绩会上表示,低利率环境下的寿险应对,首先就是理念先行,要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作用,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到公司经营的整个链条。

“我们有信心实现相对稳定的长期投资收益。”中国人寿副总裁、首席投资官刘晖表示,中国人寿目前的资产配置稳健,优质资产储备丰厚,具备了抵御不利因素带来的短期波动的能力。她坦言,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压力在加大,面对当前市场,中国人寿在资产配置方面的基调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