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免(601888):行业回暖可期 全球旅游零售巨头 经营持续改善

2024-04-10 07:35:04 和讯  平安证券胡琼方
  平安观点:
  中国中免已成长为全球旅游零售巨头之一。公司脱胎于中国国旅,2017 年起公司开始整合国内大市场,从2017、2018 年并购日上中国、日上上海51%股权(同期分别获得了北京、上海机场免税运营权),到2019 年收购控股股东持有的海免公司51%股权,公司基本完成国内核心免税市场的整合统一。2019 年1 月上市公司剥离旅行社资产,自此聚焦于以免税为主的旅游零售业务。随着疫情的发生,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于2020 年进一步升级,公司迅速登顶全球旅游零售榜单,2021 年收入达到高峰的676.76 亿元。尽管2023 年海南旅游零售市场受到一定扰动,但在公司运营能力提升、疫后恢复、海口国际免税城的加持下,公司收入回到675.40 亿元。
  疫情重构了国内外旅游零售市场。疫情前我国旅游零售市场(彼时主要为免税)以北京、上海等核心枢纽机场的出入境免税为主,海南市场快速成长,出入境免税业务约占公司商品销售总收入的7 成以上,海南业务仅占2 成多。机场高质量客流也推高了业主方租金水平,疫情前北京、上海两地机场免税经营租金扣点率在40%以上,机场免税店并不贡献和收入匹配的利润。疫情发生后机场线下免税业务受阻,公司积极探索并大力发展线上销售业务,海南市场在政策助力下高速发展;北上广核心机场与公司签订免税运营补充协议,扣点率相较2019 年有较大幅度优化。疫情同样使国际巨头Dufry 等业绩大幅波动,韩国免税市场在疫情期间借助代购获得良好表现,疫后优惠政策取消,目前在优化库存、逐步恢复。
  海南市场正在恢复、出入境逐步回暖,公司持续改善经营。疫情期间代购对国内外旅游零售业有一定扰动,目前海南市场在严监管下正在向正常状态恢复。2023 年来国际航线稳步回升,民航局数据显示2024 年2 月国际航线客运量已恢复至2019 年同期的80.54%,地区航线恢复至78.42%。
  公司在疫情期间积极尝试线上运营,提高效率,加强供应链建设;2022 年10 月28 日海口国际免税城开业;2023 年四季度三亚国际免税城二期LV、Dior 开业,C 区全球美妆广场也在2023 年12 月28 日亮相,公司持续改善经营、丰富产品品类、提升购物体验。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基于公司长期以来积累的竞争优势,考虑2023 年以来出入境航班及客流的快速稳定回暖,随着人们消费意愿的恢复、社会库存的消化,公司有望迎来销售的逐步回升。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2、90.4、111.6 亿元,当前市值(以4 月9 日收盘价计)对应估值分别约22.9、18.8、15.2 倍PE。公司为全球旅游零售龙头,国内同类可比公司较少,目前处在2019 年来估值低位,考虑2024 年来出入境政策友好、机场国际客流恢复、海南旅游零售改善,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影响消费意愿:
  如宏观经济环境不及预期,则居民对包含旅游零售在内的消费意愿将受影响,公司旗下海南及出入境免税店销售可能不及预期。
  2. 出入境政策及国际环境不利影响:
  出入境政策及国际环境如发生不利变动,则进店客流、购物人数等将会受到影响,同时也影响公司相关免税店布局和规划。
  3. 市场竞争激烈:
  疫情发生以来,免税销售中占比较大的化妆品等品类在其他渠道价格竞争激烈,若部分品牌维持有税渠道较低价格,则影响公司价格优势进而影响销售和利润率水平。
  4. 战略项目投资及管理未达预期的风险:
  公司围绕战略目标进行中长期规划和项目投资,如环境发生变化,或审批、建设、招投标等环节不及预期,战略项目投资和管理可能有不达预期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