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内容:4 月25 日盘后,公司披露2023 年度报告及2024 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9 亿元,同比增长7.33%;实现归母净利润0.64 亿元,同比下降5.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7 亿元,同比下降6.35%。2024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7 亿元,同比增长17.43%;实现归母净利润0.10 亿元,同比增长0.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8 亿元,同比下降18.94%。
公司2023 年收入增长,主要受动力系统零部件业务发展驱动;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受所得税费用科目影响。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9 亿元,同比增长7.33%;实现归母净利润0.64 亿元,同比下降5.01%。1)动力系统零部件业务推动收入整体平稳增长。分产品来看,2023 年公司动力系统零部件收入为4.85 亿元,同比增长23.36%;底盘系统零部件收入0.86 亿元,同比下降9.84%;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收入为0.48 亿元,同比下降34.91%;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收入为0.44 亿元,同比下降6.89%;精密模具及备件收入为0.38 亿元,同比下降13.53%。2)利润端,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受当期所得税费用增长影响。2023 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为939.13 万元,而上年仅为125.49 万元,主要因公司2022 年受益于购置固定资产享受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导致当期所得税费用处于较低水平,而2023 年不再受此优惠政策影响,因此所得税费用变化较大。
若剔除所得税费用影响来看,公司2023 年利润总额为7359.27 万元,同比增长6.90%,与收入增速相近。
24Q1 单季收入增长延续,单季归母净利润仅略增,主要因当季费用增长较快。24Q1单季营业收入为1.97 亿元,同比增长17.43%;单季归母净利润为0.10 亿元,同比增长0.30%。当季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因当季公司费用率同比抬升导致,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0.44%、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5.43%、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1.43%。
2023 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投入新能源三电系统等零部件研发,有望实现该领域的进一步开拓。近年来公司持续拓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品类,自2018 年以来陆续实现HPD IGBT 功率模块部件、CATL BMS 电池包连接器、热管理系统经济型BLDC 定子组件等产品的量产。2023 年,新一批产品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等陆续实现量产,带动公司当年新能源汽零收入达到7944.51万元,相较上年增长约80%,新能源汽车产品收入在汽车产品中的占比从2022 年的7.83%上升至2023 年的12.38%。展望未来,一方面,公司与下游龙头厂商联合电子、博世、博格华纳、安费诺、泰科电子等已合作十年以上,多个产品在上述客户中居主要供应地位,同时,部分新能源车型项目实现对联合电子、博世的销售,公司有望进一步开拓与上述客户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另一方面,公司研发主要投向新能源汽零领域,2023 年报披露的17 个项目中包含11 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产品,包括800V 平台EMC 滤波器组件、电控BURSUR、IGBT 功率模块封装 框架等,有望支撑收入进一步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2023 年收入稳定增长,新能源车零部件业务进展良好。展望2024年,依托公司良好的客户基础及近年在新能源车零部件研发定点的持续推进,公司经营有望继续向好。我们预计2024-2026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15 亿元、8.87 亿元、9.7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42%、8.78%、9.53%;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1 亿元、0.80 亿元、0.9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71%、12.79%、14.49%;对应EPS 分别为0.51 元、0.58 元、0.66 元,对应PE 分别为44.5x、39.5x、34.5x(以4 月30 日收盘价计算);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 建议。
风险提示:定点项目实际供货量及实际销售金额的不确定性风险、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汽车行业政策风险、原材料成本上升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等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