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简评:OPENAI发布GPT-4O AGI向前一步

2024-05-15 13:50:05 和讯  中信建投证券应瑛/王嘉昊
  核心观点
  OpenAI 举行春季发布会,重点发布GPT-4o 大模型,性能达到GPT-4 Turbo 水平,能够实现多模态实时交互。同时,GPT-4o、ChatGPT 会员版等多项功能未来将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并推出桌面及手机双端应用,有望凭借易用性持续提升用户量。我们认为,OpenAI 模型再次升级,重点发力多模态领域,且免费使用有望推动AI 产业加速发展。建议关注:1)AI 算力:海内外云厂商CAPEX 持续超预期,建议关注中科曙光、神州数码、浪潮信息;2)AI 应用:GPT-4o 发布且免费试用,更强的多模态能力促进AI应用再更广泛领域落地,建议关注:金山办公、虹软科技、万兴科技;3)AI 终端:未来AI 向边缘侧发展,带动边缘设备出货量提升,建议关注:联想集团;4)国产算力芯片、液冷等AI 基础设施其他环节相关标的。
  事件:
  北京时间5 月14 日01:00,OpenAI 举行春季发布会。重点内容包括:1)GPT-4o 多模态大模型发布,可实时与用户进行语音/文字交互,基本无延迟;2)GPT-4o 模型向免费用户开放;3)推出ChatGPT 手机端(发布会展示)及桌面端应用(已推出macOS 版本,后续将推出Windows 版本),交互便捷性提升。
  简评
  OpenAI 发布重磅产品GPT-4o,实现多模态实时交互。作为GPT-4 的迭代版本,GPT-4o 能够接受文本、音频和图像的任意组合作为输入,并生成文本、音频和图像的任意组合输出,实现多模态交互。得益于模型迭代GPT-4o 能够最低在232 毫秒,平均在320 毫秒响应音频输入,较GPT-3.5 平均2.8 秒和GPT-4 平均5.4 秒的延迟极大程度优化,基本实现与用户交互无延迟。此外,在传统基准测试中,GPT-4o 已在文本、推理和编码智能方面实现了 GPT-4 Turbo 级别的性能,并在多语言、音频和视觉功能上达到了更高水平。GPT-4o 也将开放API 接口,相较于GPT-4 Turbo速度为2 倍、价格便宜一半、速率限制达到5 倍。
  GPT-4o 将免费开放,用户量有望迎来激增。OpenAI 专注于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并确保每个人可以从中受益,将直接向免费用户开放GPT-4o,实现多种功能。具体而言,ChatGPT 免费用户可以使用 GPT-4o 访问以下功能,包括1)体验GPT-4 级智能;2)获取来自模型和网络的回复;3)分析数据并创建图表;4)对拍摄内容进行反馈;5)上传文件寻求帮助总结、写作或分析;6)发现并使用GPT 和GPT 商店;7)使用Memory 打造更有帮助的体验。而Plus 用户则较免费用户拥有高达5 倍的消息限制,并将在未来几周内体验到新版语音模式GPT-4o 的 alpha 版。我们认为,向免费用户开放GPT-4o 有望加速AI 产品的渗透速度,刺激用户量激增,从而逐渐构建AI 生态,相关产品将直接受益。
  桌面及手机双端应用,简化用户工作流程。对于桌面端,OpenAI 推出了适用于 macOS 的ChatGPT 应用程序(Windows 版本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用户能够使用键盘快捷键(Option + Space)快速唤起,直接通过文字、语音以及截图向ChatGPT 提问;而对于手机端,据发布会及OpenAI 官网演示,GPT-4o 可以1)直接与用户无延迟对话,实时感知用户语气语态(甚至能够辨别呼吸),即时做出回应;2)能够响应多人的对话,实现集体讨论,用户能够随时打断GPT 的回答或提出意见;3)能够读取手机摄像头画面,感知周围环境。我们认为,GPT-4o 在桌面及手机双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产品易用性,从而能够更自然的将AI 融入用户生活,简化用户的工作流程。
  投资建议:OpenAI 举行春季发布会,重点发布GPT-4o 大模型,性能达到GPT-4 Turbo 水平,能够实现多模态实时交互。同时,GPT-4o、ChatGPT 会员版等多项功能未来将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并推出桌面及手机双端应用,有望凭借易用性持续提升用户量。我们认为,OpenAI 模型再次升级,重点发力多模态领域,且免费使用有望推动AI 产业加速发展。建议关注:1)AI 算力:海内外云厂商CAPEX 持续超预期,建议关注中科曙光、神州数码、浪潮信息;2)AI 应用:GPT-4o 发布且免费试用,更强的多模态能力促进AI 应用再更广泛领域落地,建议关注:金山办公、虹软科技、万兴科技;3)AI 终端:未来AI 向边缘侧发展,带动边缘设备出货量提升,建议关注:联想集团;4)国产算力芯片、液冷等AI 基础设施其他环节相关标的。
  风险分析
  (1)AI 技术进展不及预期:如果AI 技术的发展速度或相关产品的实际效果低于预期,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影响行业规模的扩张;(2)市场竞争风险:目前已有大量公司进入AI 领域,大模型及应用产品层出不穷,竞争持续加剧,可能会导致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出现恶性竞争;(3)政策监管风险:大模型产品涉及大量的训练数据,政府或将出台更严格的AI 技术和应用监管政策,增加企业合规成本和运营风险;(4)地缘政治风险:目前国际环境波诡云谲,美国出台新法案拟限制开源AI 大模型出口,可能会对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