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观点聚焦:保险投资指南之寿险新准则分析手册

2024-05-20 09:30:08 和讯  中金公司毛晴晴/姚泽宇
投资建议
虽然新保险合同准则与寿险利源的相关性更强,但是由于寿险会计计量本身的复杂性,诸多投资人反馈新准则报表不易理解,本文从投资人熟悉的寿险利润来源出发,尽量以浅显的语言阐述其如何进入会计报表。
理由
为便于理解,我们将投资人熟悉的“死差、费查、利差”分为三大部分:
1)发行日首次评估形成预期利润部分;2)后续评估日基于最新的情况产生的假设调整影响;3)随着实际经验可得形成各类假设的偏差。我们讲述了旧准则和新准则不同负债计量方法下上述各部分如何进入财报,并以平安报表为例逐科目进行对应,希望对投资人分析新准则财报提供帮助。
投资者评价公司经营结果时需关注的几个重要变化:1)传统险折现率假设变动等影响可以进入其他综合收益;2)VFA保单即符合条件的分红和万能险折现率假设变动、曲线平移、实际投资偏差等影响可以进入合同服务边际缓慢释放;二者使得新准则下的寿险净利润相较旧准则更平稳,在预测寿险利润时要考虑吸收效应对分红万能业务盈利带来的平滑效果,同时在分析经营业绩时不仅需关注净利润,还需关注净资产的平稳度。
新准则“会说话”:各家公司潜在利率风险分化明显。以2023 年财报为基础同步参考1Q24 财报,从综合收益以及净资产平稳度看潜在利率风险,太保、平安净资产平稳度较为突出;从净投资收益率的绝对水平和降幅看存量资产积累,平安、太保净投资收益率绝对水平领跑行业,太保、平安的下降幅度也相较行业更加缓慢;新华在上述两方面均有明显压力。
新宏观范式下,坚持长期主义的寿险公司有望价值回归。我们认为具备投资价值的寿险公司至少需要两个核心能力:一是负债端的能力,优秀的公司往往可以通过低于同业的实际成本实现不慢于同业的扩表速度,背后是渠道能力,平安在这一方面具备较强的领先优势;二是资产负债匹配的能力,优秀的公司要实现的是长期稳定的回报而不是短期的高风险高收益,太保当前的资产负债匹配稳健性突出;这二者背后都离不开公司战略的长期主义和战略定力;遗憾的是,在过往很多时候,诸多因素导致坚持长期主义的公司被掩盖,我们认为新宏观范式下寿险业绩或将持续分化,市场有望回归正确的寿险投资框架,坚持长期主义的寿险公司也会价值回归,以合理估值对应潜在空间排序,我们推荐太保/平安/太平/国寿H。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维持各家盈利预测、目标价和评级不变。
风险
新单保费增长不及预期;长端利率大幅下跌;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政策及监管不确定性;自然灾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