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时代,AI如何改变小微金融?

2024-05-22 09:50:24 和讯 

  5月13日,OpenAI 的春季发布会让市场再次感受到了AI的「实力」,其最新推出的GPT-4o可以实时对音频、视觉和文本进行推理,化身个人语音「超级助理」,这也让各行各业看到了AI应用的场景与潜力。

  新的技术革命开启,AI正在改变和颠覆各行各业,金融业也不例外。

  而在被认为是最难攻克的金融难题——小微金融领域,技术引发的变革也在快速发生。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关于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理论——麦克米伦缺口被首次提出,即金融机构不愿意按照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对其提供资金供给,导致其普遍存在融资缺口。而后近百年间,这个世界级的难题迟迟未能找到最优的解法。

  进入21世纪后,以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和欧洲的IPC为代表的小微金融模式一度被广泛复制,但终究也没有挣脱小微金融的「不可能三角」,即同时实现风险(可控)、成本(可控)、规模(发展)三个目标。

  直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开始从根本上重塑小微信贷的核心逻辑——从电商平台基于店主在平台上的流水发放纯线上信用贷款开始,以往无法被量化的行为开始转化为可被识别的交易数据,让小微企业的「以信换贷」成为可能。

  再到AI技术的介入与应用,小微金融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作为AI金融服务商的代表,2018年,带着百度的AI「基因」的度小满开始独立运营并且专注于小微金融服务,到2023年末,其服务的客户数超过2200万个,在社会大盘中的占比约五分之一。

  到2024年,度小满已深耕小微金融六年,这是中国的金融科技企业破局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六年,也是随着AI技术进化而不断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的六年。从一家公司成长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如何影响和改变更多的人和他们的生活。

  一、技术变革:小微金融的六年「嬗变」

  稳小微就是稳就业,助小微就是促经济,这是中国市场上长久以来的「铁律」。并且,随着小微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微金融服务在增量扩面的同时,更要实现减费让利、提质增效等多重目标。

  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全国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至8万亿,而到2023年末,国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达到29.06万亿元,与此同时,首贷率不断提升,贷款成本进一步下降。

  在这一过程中,金融科技应用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随着更多市场参与者从不同维度切入市场,新技术的迭代不断加速,数字化能力开始渗透到业务全流程。

  比如,根据此前度小满发布的《2023年ESG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截止到2023年底,累计服务超过2200万个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其中,2023年为36万个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138亿低息贷款,小微企业用户借款平均年化利率连续3年逐年下降。

  其实,相比于电商等平台基于交易场景进行授信,度小满从起步阶段就定位于在开放场景下的获客、风控,这极大提升了客群覆盖的广度,让更多彼时尚未「触网」的小微企业也能够平等地获得服务。

  但这也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安全和合规的前提下,更高效地获取、解读和使用数据。

  为此,度小满构建了「智能化征信解读中台」,该工程可拆分为3个平台+1个特征生成框架+3个模型的「313工程」,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支持度小满各环节业务智能化开展。

  以风控为例,对于同样一份征信报告,传统风控方式只能识别出几百个维度的数据,但基于智能征信中台,可以识别出40多万个风险指标,帮助金融机构将风控模型的风险区分度提升了26%,信用贷款的违约风险降低了25%。

  二、AI进化:更好的小微金融服务

  2023年以来,金融大模型和生成式AI在小微金融领域的落地让行业再次来到了变革「前夜」。

  截止到目前,包括度小满、蚂蚁等金融科技巨头都已经发布了金融大模型,以工行、农行等为代表的银行业巨头也加速布局。依据Gartner新兴技术成熟曲线,预计1-2年内,首批大模型增强的金融机构会进入成熟应用期,3-4年后带动将会金融业生成式AI的规模化应用。

  从度小满的实践来看,生成式AI已经作为「新质生产力」深入不同场景和业务全流程,实现降本增效。

  其中,在代码助手方面,用大模型辅助生成的代码,采纳率能够达到42%,帮助公司整体研发效率提升了20%;在客服领域,大模型推动服务效率提升了25%;在智能办公领域,大模型目前的意图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7%。

  尤其在对客服务层面,相比于规模更大的企业,小微企业本就具有更明显的「千企千面」的特征。加上抗风险能力较弱,在面临周期波动、突发事件时更加需要「提额」、「降息」、「延期」等服务的支持。

  但在传统服务模式下,要实现「增信补件」等操作只能依靠人工逐件审批,动辄几十页甚至上百页增信材料也让人工服务的成本居高不下——为每一个企业都配备「人工助手」是不可能。

  然而,基于新技术的应用,度小满已经可以实时识别用户上传的增信资料,并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截止到目前,度小满平台上,七成提交增信补件申请的小微客户,已经通过AI系统自动实现了提额或降息,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也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在此基础上,生成式AI的持续进化与迭代也为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比如,受限于理解和生成能力的限制,过往智能客服能够与客户进行的对话轮次、内容,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距离真人客服甚远。

  但随着GPT 4o的问世,新一轮技术变革再次开启。AI技术不仅能完成语言和文字的深度交互,甚至能感知人类的情绪变化,或许在不久的未来,为每一个小微企业配备一个超级「客户经理」也将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矫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