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有色:再论钢铁需求侧与成本侧的矛盾

2024-06-11 09:50:08 和讯  长江证券王鹤涛/赵超/易轰/吕士诚
  最新跟踪:淡季压制需求,海外降息落地本周,在淡季和跌价的压力下,需求侧承压明显;不过,随着周中海外部分国家降息落地,宏观情绪好转带动钢价止跌企稳,成交也出现了阶段性放量。随着淡季效应深化,部分钢企采取了一些淡季控产的举措,不过在高库存压力下,产业驱动仍显弱势。
  1)淡季效应开启,建材需求承压——在淡季效应叠加高考压制施工强度的影响下,本周钢材表观消费量环比下降2.43%,同比下降9.67%;其中长材环比下降7.40%,板材环比上升1.95%;建筑钢材成交量周均值11.48 万吨,环比下降0.50 万吨/天。
  展望来看,5 月专项债发行加速,有望加持7 月的实务需求量,对建材需求形成支撑。
  2)需求盈利压制,钢企小幅减产——随着需求和盈利走弱,部分钢企开启控产,本周钢材总产量环比下降0.91%,同比下降4.37%;日均铁水产量维持在236 万吨/天。
  3)库存转为累积——由于需求转弱,本周钢材总库存环比上升0.39%,中止去化趋势;板材累库偏高,不过消费韧性较强,高库存暂未引发市场担忧而导致钢价大跌。
  由此,上海螺纹跌至3620 元/吨,环比跌50 元/吨;上海热轧跌至3810 元/吨,环比跌20 元/吨。测算成本滞后一月的螺纹吨钢利润位于盈亏平衡线下约149 元/吨。
  热点关注:再论钢铁需求侧与成本侧的矛盾
  前期,我们提出需求侧和成本侧是钢铁行业的两大主要矛盾。今年以来,随着地产政策进一步放松和天花板的打开,尽管趋势性的反转仍需等待,但量的急跌阶段正在过去。另一方面,家电、汽车、造船、能源等领域的需求稳中有增,叠加全球工业周期底部修复,制造用钢需求仍有增长空间。后续钢铁行业需求侧的矛盾有望缓和。
  对比需求侧的矛盾,钢铁成本侧的矛盾或更凸出。长周期来看,当前的钢价水平在历史分位上并不低,然而行业的盈利水平处于底部,意味着钢铁的利润被上游原料端的矿、焦严重侵蚀。钢铁行业在黑色产业链中议价能力的弱势,本质上映射了铁矿石、焦煤的供给更为紧缺,而钢铁相对过剩的供给格局。其实,经历了供给侧改革中的打击“地条钢”和出清不合规产能后,当前行业内并没有太落后的产能。钢铁行业的供给保持强劲的原因,是因为钢企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都希望通过提高产量摊薄固定费用,造成了一旦钢价稍微转好就纷纷提高产量,节省的费用被钢材价格的下跌和原料价格的上升“吃”了个一干二净,而且还远远超出,步入了“囚徒困境”。
  成本侧的矛盾的解决,需要内生优化和行政化手段共同发力。一方面,行业需摸索出需求下降阶段的经营策略。过往来看,钢铁行业需求阶段性的下降在2008 年、2015年有过,最终都是在需求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得以解决。本轮来看,从中央到地方和企业对“需求达峰”的认识比较统一,若后续需求没有强脉冲式的增长,行业需要摸索出符合市场规律的新机制,包括提升集中度、调整产品结构、限制低端产品出口、鼓励高端产品出口等方面。另一方面,节能降碳改造有望加速行业产能的优化。单位GDP 能耗下降的目标对钢铁的产量形成硬约束;而在“2025 年底80%的存量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新建产能必须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目标下,对未能完成改造或未达到能耗标准的存量产能,2025 年后或逐步受限甚至出清,从而实现“有保有压”的目标。随着钢铁行业需求侧和成本侧矛盾的改善,行业的利润有望修复至合理水平。
  风险提示
  1、需求修复不及预期;2、行业供给水平增长过快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