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中性假设下预估海外空间容量约为994万辆。其中欧洲316万辆,美洲231万辆,亚洲+大洋洲271.5万辆,中东非175万辆。我们认为,对自主车企进入市场机会较大的地区在于中&东欧、拉美及其他美洲地区、中东非洲、澳新&东盟等地区。
欧洲乘用车市场容量持续恢复, 多元发展,欧系品牌市占率领先,西欧地区新能源快速渗透;
2023年市场容量达1491万辆,其中西欧、东&中欧市场容量分别为1156万辆、335万辆。
品牌结构:西欧欧系品牌份额约70%,东&中欧欧系品牌占比43%
能源结构:西欧新能源渗透率24%,东&中欧新能源渗透率3.5%
车型结构:SUV占比逐渐提高,偏好C级以下车型
东&中欧总量+品牌结构性增长、相对友好的关税政策有望助力自主车企出海。
美洲乘用车市场容量快速恢复,美国整体容量占据3/4,皮卡需求相比其他州更大,品牌和能源偏好地域性差别较大
2023年市场容量达2074万辆,其中美国年销量达1518万辆、巴西体量在美洲第二位,年销209万辆。
品牌结构:美国&加拿大美系、日系占主导,份额约80%;其他地区以欧系为主,占比37.6%
能源结构:美国&加拿大新能源渗透率9.7%&7.6%,其他地区以燃油为主,新能源渗透率仅为0.7%
车型结构:美洲皮卡市场需求稳定,占据近20%市场份额
拉美及其他地区总量+品牌结构性增长、相对友好的自由贸易协定有望助力自主车企出海。
亚洲+大洋洲乘用车市场容量已恢复至疫情前,各国国情不同,汽车市场结构差异化较大
2023年市场容量达3507万辆,除去中国大陆市场,印度+日韩贡献72%容量,年销量分别为410、399、149万辆
品牌结构:印度偏好中低端品牌,日系主导,铃木单一品牌市占率42%;日韩本土品牌市占率绝对领先;澳新及其他地区日系占比61%
能源结构:除中国大陆外,整体新能源渗透率3.4%,澳新地区2021-2023年渗透率增速领先其他地区
车型结构:整体SUV占比逐年提高,印度/日本偏好小车,澳新/韩国倾向中型
澳新、东盟及其他地区总量+品牌/能源结构性增长、相对友好的自由贸易协定和关税政策有望助力自主车企出海。
中东非洲乘用车市场容量增长潜力大,自主品牌实现快速突破
2023年市场容量达208万辆(不含伊朗),其中沙特、南非、阿联酋占据前三,年销量分别为74、53、26万辆
品牌结构:品牌多元丰富,以日系为主,2023年自主占比提升显著,相比2019年提高10pct
能源结构:仍以燃油为主,新能源占比仅有2.8%
车型结构:国家之间存在偏好差异,共性在于SUV需求提高明显,占比逐渐提高
中东非总量+品牌/能源结构性增长、相对友好的贸易协定和关税政策有望助力自主车企出海。
投资建议:我国自主车企正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有望成为电动智能汽车时代的领跑者。我们看好电动智能技术领先并在海外市场快速布局的车企,以及深耕海外市场多年并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车企,重点关注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
风险提示: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汽车市场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导致中国车企海外产能利用率、出口不及预期;新能源出口渗透率不及预期;国际市场需求不稳定、汇率波动风险;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风险;海外市场政策变动、地缘政治因素及贸易摩擦风险;个别国家对华政治导向及舆论带来的风险;海外数据具有局限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