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静态来看,降息对银行息差有负面影响,但是幅度相对可控,且在市场预期之内。从中长期来看,降息有助于提振信贷需求,改善经济预期,从而利好银行基本面。
7月22日,央行发布多条公告:7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LPR均下调10BP:1年期LPR报3.35%,上次为3.45%;5年期以上品种报3.85%,上次为3.95%。央行表示,自7月22日起,将LPR发布时间由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上午9:15调整为9时。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自7月起,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
本次为LPR改革以来第二次全面降息10BP,上一次为2023年6月。在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后随即降息,时点略超市场预期,推测降息用意主要为释放信号+提振贷款需求。6月社融存量增速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8.1%,企业中长贷和居民按揭均恢复较弱,30城商品房销售成交面积同比增速虽有回升,但仍未转正。此次全面降息加大政策力度,有望提振下半年实体企业贷款需求。
1年期LPR为何此时降息?近年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加上汇率存在一定压力,1年期LPR降息动作略显克制,但2024年4月初“手工补息”禁令出台使得银行存款成本切实下降,再加上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为本次降息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深化
7月22日,央行发布公告,主要内容如下:1.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如下:1年期 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均较6月报价均下调10BP。同时,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调整为1.7%,亦下调10BP。2.为增加可交易债券规模,缓解债市供求压力,自本月起,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
此次降息符合预期,LPR挂钩7天OMO,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深化。7月MLF按兵不动,但本次7天期OMO和LPR同时下调10BP,预计LPR此后将锚定7天期OMO利率。6月19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演讲表示:“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目前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这个功能。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同时,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MLF作为政策利率的色彩和作用将逐步淡化,锚定短期有利于资金定价更加市场化。MLF利率由市场化招标形成,反映了银行获取中期基础货币的平均边际资金成本,而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均采用短期利率作为政策利率,国内政策利率逐步向国际接轨。从锚定中期转向锚定短期,这意味着资金定价将更加市场化,缓解当前存贷款定价不同步的问题,7 天OMO利率成为新的参考基准,银行可以更快速地调整贷款利率,使之与短期市场利率保持一致。
减免MLF抵押品,进一步平衡债券市场供需。2024年长债收益率较快下行,央行前期多次公开提示长债利率风险,且在7月1日宣布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增加债市供给。国债收益越低,亦可能导致外资加速流出,进而影响人民币汇率。当前市场满足MLF要求的可质押债券较少,此次阶段性减免MLF是前期干预债市政策的延续,有助于进一步平衡债券市场供需。
美国降息预期升温,汇率约束或减弱,国内经济仍呈现弱复苏,降息在预期内。国内经济仍处于弱复苏阶段,国内降息受汇率和银行息差制。
一方面,汇率受中美利差约束,但美国5-6 月CPI不及预期,美国降息预期升温,中美利差可能从低位逐步修复走阔,人民币汇率压力减缓, 国内降息掣肘减弱。另一方面,根据中泰证券的测算,一季度上市银行负债端成本环比下行4BP,前期存款利率调降已初现成效,而本次降息幅度温和,且前期手工补息整改对银行行业负债成本整体有利好影响,可对本次降息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测算本次 LPR调降对银行2024年息差影响1BP左右,其中,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影响1.2BP、0.7BP、0.7BP、0.8BP。挂钩5年期LPR的贷款有对公中长期、个人按揭;挂钩1年期LPR的贷款有对公短期。假设3个月-1年期贷款重定价部分50%在二季度,30%在三季度,20%在四季度,按揭70%在1月1日重定价。
测算本次LPR调降对银行2024年营收影响0.5个百分点左右,对银行2024年税前利润影响1.1个百分点左右。在营收方面,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影响0.6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在税前利润方面,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影响1.3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
2024年年初以来已降息两轮,期待新一轮存款利率调降。梳理资产端利率和负债端利率调整历程,“政策利率—LPR—存贷款 利率”的传导机制逐步发挥作用,资产端利率影响负债端利率,负债端利率与政策利率保持平衡。存贷利率下调同步性逐渐加强,存款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调。
具体从近期LPR以及存款利率的调整来看,央行每下调LPR两次,接着国有大行就会下调挂牌存款利率两次,一方面负债端适配资产端下调,同时也为资产端进一步下调打开空间。2024年以来已下调两次LPR,但大行挂牌利率在2024年以来仍未下调,从近年来规律看,挂牌存款利率调降或在近期可期。
2020年4 月LPR调降,随后2020年6月国有大行下调大额存单利率。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调降LPR—随后2022年4月,存款利率开始挂钩10年国债和1年LPR,初步形成了“政策利率—LPR—存贷款利率” 的传导机制,而且,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月末下调部分定期存款利率上限。
2022年5月以后,两次LPR下调后,两次国有大行下调挂牌利率;2022年年5月和8月调降LPR—2022年9月国有大行下调挂牌利率,后续中小银行陆续补降;2023年6月8 日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后续中小银行陆续补降。
2022年6月和8月下调LPR—2023年9月和12月分别再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 2023年6月存款利率和LPR均进行调整,存款 8号下调,LPR20号下调。
2024年以来已下调两次LPR,但国有大行挂牌利率仍未下调,且在7月22日央行公布降息后,据报道,国有大行正在考虑下调存款挂牌利率,结合近年来规律看,预计挂牌存款利率调降或在近期可期。
银行息差压力或有限
7月22日,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均较上期下降10BP。
本次降息意义或在于:一是助力实体经济,2024年上半年社融增速较低的背景下,通过降低LPR引导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助于提振有效融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向好回升。二是缓解按揭早偿压力,5月17日,央行通知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二套个人住房商贷利率下限,5年期LPR下降可带动房贷利率向下重定价,一定程度上可平缓按揭早偿压力。
银行净息差压力或相对有限。LPR下调本身会对银行贷款收益率带来一定的向下压力,不过,银行存款成本下降为本次LPR下降已留有空间。一方面前期监管整改违规“手工补息”为银行降低资金成本;另一方面,此前多轮存款挂牌利率调降的效果,也将伴随着存量定期存款到期重定价而逐步显现。
与此同时,此前LPR报价与最优惠客户贷款利率出现偏离,本次降息也有一定降低LPR报价偏离度意义。综合来看,本次LPR调降对银行息差的影响相对有限。另外,央行政策利率调整,银行存贷两端定价调整有望更具联动性,也利于银行净息差后续更长期视角的稳定。
央行政策利率调为短端利率,LPR迎改进。当前,中国逐步形成了“政策利率-市场基准利率-市场利率”的利率体系,其中,政策利率较长一段时间包含中期政策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和短期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
6月19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提出“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色彩”。7月12日,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刊文称,“LPR或迎改进”。7月22日,央行公告,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从此前的1.80%调整为1.70%,且招标方式从利率招标转化为数量招标,将价格转换为央行给定值,也有增强7天逆回购利率作为政策利率权威性的意义。同日,1年期、5年期LPR也均下调10BP。综上,当前LPR主要参考方向或从MLF利率转换为7天逆回购利率。
而此次央行政策利率的调整,影响也有望同步至存款利率。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因而在短期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后,政策利率变化会更直接地拉动商业银行资产端利率变化,在存款利率自律机制下,资产端利率又会影响负债端利率,银行资负定价变化或更具联动性,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面临的基差风险,也有利于后续银行净息差的稳定。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利好银行净息差企稳。LPR调降虽会对银行贷款收益率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此前监管整改违规“手工补息”、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已为存款端降低成本,且本次调降也有一定降低LPR报价偏离度意义,因而综合来看对银行净息差影响或较有限。
当下或更多应关注的一是LPR调降起到提振实体融资需求作用,从而带来更为积极的经济预期;二是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进一步明晰,以及随之带来的利率传导效率提升,银行存贷款定价机制或更为市场化,从而有助于银行中长期息差的稳定。积极的经济预期和中长期息差的稳定,为银行基本面的向好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利好板块估值修复。
银行贷款量增质优可期
7月22日,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年期LPR、5年期LPR各调降10BP至1.7%、3.35%、3.85%,基本符合预期,华福证券认为,此次降息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通过降息刺激信贷需求修复,推动全年经济目标实现。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7%,较一季度有所放缓。随着政策利率下调,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有望提振。
二是引导报价利率向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水平靠拢。此次调降LPR,贷款报价更加反映贷款市场真实利率水平,社会融资效率有望提高。
央行在刺激经济的同时,对于长期利率回升的指引和态度并没有变化:一是此次适当减免MLF操作的质押品的政策,体现了监管层鼓励机构减持中长债的政策意图。二是近期监管部门已采取借入并卖出国债、公开发声、调研银行债券投资情况等多种方式引导市场对中长债收益率的预期。
预计本次降息对银行的息差影响有限。资产端来看,降息短期内只影响新发生贷款和到期续作贷款的定价,对贷款增量的提振效果更为明显;2025年资产端重定价可能会对息差有一些影响,但届时负债端可能会有相应对冲。
从负债端来看,银行存款成本改善空间有望扩大,对资产端息差收窄的对冲作用有望增强。一方面,前期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2024年以来,银行端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并于4月开始按照监管要求进行手工补息整改。另一方面,银行存款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调。根据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银行存款利率要与1年期LPR报价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挂钩,那么此次LPR利率下调或是新一轮存款降息的前奏。
整体来看,降息利好银行板块。虽然静态来看,降息对银行息差有负面影响,但是幅度相对可控,且在市场预期之内。但从中长期来看,降息有助于提振信贷需求,改善经济预期,从而利好银行基本面。
展望未来,“稳增长”措施下银行贷款量增质优可期。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力见效,更多项目配套信贷需求有望被带动。二是财政资金也有望更多聚焦于扩大内需层面。特别国债被运用于促进消费和投资,将激发出更多有效需求,降息带来的融资成本降低与之形成合力,有望激发出更多有效需求。随着经济回升向好,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有望更加扎实。我们对2022年初以来8次降息后的银行板块行情进行复盘,发现降息后银行板块出现绝对收益行情概率较大。
2024年以来,银行板块的行情有三方面的驱动因素:一是股息率选股逻辑在板块内的扩散,高股息策略从国有大行扩散到中小银行。二是地产政策的放松。三是市场对于银行净息差下行斜率放缓以及基本面即将见底的期待。展望未来,银行板块要更多检验前期政策的效果以及未来基本面的走势。
(作者为专业投资人士)
董萍萍 08-05 08:03
刘畅 08-02 18:33
董萍萍 08-02 09:24
张晓波 08-02 09:21
董萍萍 08-02 07:09
王治强 07-15 07:3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