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供图 翟超/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资本市场从严监管力度不减。8月以来,已有10家上市公司或相关方公告被立案调查,年内共有73家企业或相关方被立案,较去年同期数量增加近六成。
纵观被立案调查的缘由,多和“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有关。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随着新“国九条”的发布,监管部门加强了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严肃整治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多,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或存在误导性陈述成立案主因。
被立案企业
多“栽”在信披方面
8月13日,任子行跌幅5.97%,报2.99元,如此表现与几日前的一则公告相关。8月9日,任子行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对于被立案的原因,任子行称,主要是公司自查发现全资子公司相关年度存在多计资产、多计收入、多计利润等情况,公司已进行积极整改,对相关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相关审计报告。
这是被立案调查上市公司的一个缩影。8月份以来,已有10家上市公司披露收到立案调查书。除了任子行,中青宝、沈阳化工、甬金股份等多家企业或其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有的“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有的则“涉嫌内幕交易、短线交易”。
若把时间拉长看,今年以来,已有73家上市公司或相关方被立案调查,同比增长约59%。从案由来看,有八成以上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基础,是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的前提,是证监会监管执法的重中之重。如被立案调查的复旦复华,就因财务报告涉嫌虚假记载被证监会“揪出”。
根据公告,2013年至2017年间,复旦复华为解决两家参股公司对公司的历史宕账,账外累计向公司建筑承包商借款7500万元,虚假平账。其中,2000万元债务于2023年11月已被司法裁判文书确认,5500万元处于诉讼程序。2023年6月,公司根据一审判决书,计提2000万元预计负债,并全额确认为当期损失。公告显示,上述隐瞒负债、虚假平账、不当会计确认等行为,导致复旦复华披露的2013年至2023年期间的定期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复旦复华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有部分企业是由于未按时披露年报而被立案,东旭蓝天、东旭光电、ST华铁、威创股份、*ST三盛、普利制药、*ST越博等7家上市公司“因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关键少数”更受关注
除了上市公司主体外,监管部门对“关键少数”更加关注。今年已有29家上市公司的实控人、控股股东、董事及高管等相关方成为被立案调查的对象。
如中青宝公告显示,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张云霞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张云霞立案。又如ST永悦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陈翔因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再如万通发展公告称,公司董事吴丹毛收到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短线交易公司股票,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表示,董事、监事等“关键少数”要主动监督上市公司合规经营,严格守法并对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警示,消灭隐患。但在现有的案例中,部分公司的“关键少数”却成为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参与者、执行者,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中小投资者之所以格外关注这些‘关键少数’,主要是因为这些人掌握外界所不了解的企业信息,‘信息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股价。”
证监会曾公开表示,对于上市公司实控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监守自盗的行为,将打好“组合拳”,通过打击惩处、清查追偿、限期整改、移送公安,让其“人财两空”。同时加强信息披露与交易监管联动,对相关线索进行增维拓展分析,持续精准高效打击,让敢于以身试法的“关键少数”受教训、长记性。
严监严管趋势继续
近期召开的证监会年中工作会议表示,以改革强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大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坚持重拳治乱,加大力度防假打假,健全监管执法机制,强化科技赋能,严肃惩处重大违法个案。
“日后针对市场主体,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将不断加大。”田利辉认为,监管部门通过多种措施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包括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财务造假等行为的查处力度;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追责体系,提高违法违规成本;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信息披露、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增强投资者保护意识等。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让监管“长牙带刺”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相对应的是监管难度的提升。监管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是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公开,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有力举措,市场参与各方需要加强自律和规范,共同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监管部门正加快研究出台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强化行政追责威慑力;推动出台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加强对“关键少数”及构成犯罪配合造假方的刑事追责;完善民事追责支持机制,推动简化登记、诉讼、执行等程序,加强投资者赔偿救济,推动全方位、立体化追责,提高综合违法成本。
郭健东 08-12 19:51
张洋 08-12 15:23
王治强 08-09 20:53
王治强 08-09 19:50
董萍萍 08-09 15:56
张晓波 08-02 20: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