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IPO有望重返全球前三”丨专访麦楷亚洲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助·伯斯汀

2024-10-18 16:33:48 证券时报网 微信号
新闻摘要
“香港IPO有望重返全球前三”。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近日发表报告称,香港已重新跻身全球五大IPO市场之列,主要由内地大型家电制造商美的集团第三季度赴港上市所推动,这是香港自2022年以来规模最大的IPO项目。尽管如此,对于希望建立真正的全球品牌并准备应对在纽约上市的信息披露要求的公司来说,美国上市仍将具有很大吸引力

  “香港IPO有望重返全球前三”。

  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KPMG)近日发表报告称,香港已重新跻身全球五大IPO市场之列,主要由内地大型家电制造商美的集团第三季度赴港上市所推动,这是香港自2022年以来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从全球来看,第三季度全球IPO市场共有851宗交易,集资额833亿美元,按年比较,上市数量同比下降15%,集资额同比下降21%。美国的两家证交所在集资额方面继续领先全球,占全球IPO集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印度证交所排名第三,而港交所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则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

  中国市场方面,三季度共有52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募资总额491亿元人民币。IPO数量同比下降52.29%,环比上涨18.18%;募资金额共491亿元人民币,IPO募资金额同比下降59.22%,环比上涨1.42倍。

  其中,有13家中国企业在香港IPO,IPO数量同比持平,环比下降27.78%;募资金额共计327亿元人民币,IPO募资金额同比上涨4.45倍,环比上涨3.36倍。2024年9月17日,美的集团(00300.HK)在港交所主板挂牌,首发募资282亿元人民币,既是今年前三季度募资金额最大的中企,也是港股近三年之最。

  三季度,有14家中企在美国资本市场IPO,IPO数量同比上涨1.8倍,环比上涨16.67%;募资金额共计11亿元人民币,IPO募资金额同比上涨83.33%,环比下降72.5%。中企赴美上市数量依然维持低位,募资金额均不足2亿元人民币。在赴境外上市的企业中,8月、9月仅各有一家赴美上市企业获得备案,分别是斯塔克工业集团、东源全球。

  就香港以及全球IPO市场的热门话题,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对麦楷亚洲会计师事务所(MarcumAsia)联合创始人和联合主席助·伯斯汀(Drew Bernstein)进行了专访。

  MARCUM集团成立于1951年,是美国最大的会计及咨询机构之一。麦楷亚洲系MARCUM在亚太区的唯一分支机构,以在美国主板上市的客户为核心市场,已经累计服务超过300家中概股。

  证券时报记者:前三季度,香港IPO市场呈现什么特点?

  助·伯斯汀:今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市场开局停滞不前,但随着美的集团46亿美元的二次上市,其势头有所回升,香港重返全球交易所的前五名。在9月下半月股价飙升和大量资金涌入中国股市后,中国股票重新出现在全球基金经理的视野里。但投资者对于政策是否足以重启经济存在分歧。

  我们认为,那些反对将香港视为亚洲金融中心的人是被误导了。鉴于国内监管机构对科创板新股上市的限制程度,以及知名企业赴美上市受到限制,我们认为香港填补了市场的重要需求。作为一种近岸选择,在香港上市可使中国发行人获得全球扩张所需的可兑换货币,并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大型国际投资者。然而,从安全敏感信息的角度来看,他们可以在风险较低的环境中这样做。尽管如此,对于希望建立真正的全球品牌并准备应对在纽约上市的信息披露要求的公司来说,美国上市仍将具有很大吸引力。

  证券时报记者:近期,地平线、货拉拉、明基医院以及傲基科技等相继向港交所递表。二级市场的火爆将如何影响港股的IPO?

  助·伯斯汀:鉴于最近估值和交易量的上升,我预计许多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公司将提交申请。例如,本周有报道称,奇瑞正在考虑在港交所进行7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上市的趋势能否持续下去,将取决于上市企业的质量,以及即使在更具挑战性的宏观环境中,它们是否能够保持增长和盈利能力。通常,当遇到“IPO干旱”时,公司会学习如何在使用资金时更加自律。幸存下来的公司一旦上市,他们可能有能力超越对手。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四季度,香港IPO市场可能会出现哪些亮点?

  助·伯斯汀:如果二级市场的交易仍然相当强劲,并且高质量公司在未来三个月内上市,到年底,香港可能会在全球交易所中上升至前三名。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前三季度,全球IPO市场有什么特点?

  助·伯斯汀:美国IPO市场稳步复苏,今年共有118宗IPO,募资270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88宗IPO,募资180亿美元。但是远远低于之前2020年和2021年的IPO热潮,表现出色的公司往往是利润和现金流为正的更成熟的企业。我们预计,在今年11月的美国大选前夕,企业上市的步伐将放缓,因为投资者将希望了解新政府对能源、制造业和科技等不同行业的潜在影响。机构投资者在2024年普遍表现出色,标准普尔指数上涨了20%,纳斯达克指数上涨了22%,因此,他们倾向于锁定这些收益,继续战斗,而不是进行新的高风险押注。

  证券时报记者:美联储降息,美国三大股票指数屡创新高。但美国市场今年尚未出现大型IPO,主要原因是什么?

  助·伯斯汀:有两个答案,估值和选择性。如果一家私营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并产生了正现金流,那么上市估值可能会低于几年前最后一次的大规模私募融资。因此,您的投资银行家可能会建议您整理好资产,等到2025年度过了大选的紧张阶段,利率的走向更加明确之后再上市。另一方面,如果公司正在艰难增长或消耗大量现金,银行家们可能会说,市场现在对这些交易感兴趣。尽管如此,我们正在与大量公司合作,为明年的IPO做好审计准备。

  证券时报记者:您曾经提过,日本市场会成为美国企业上市的热门。是否有数据支持这个观点?今年日本金融市场的波动,包括汇率和股市,较以往更大。这是否会影响日本企业赴美上市?

  助·伯斯汀:相当数量的日本公司正在准备或评估在美国上市。到目前为止,在2024年,只有三家日本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而中国有33家公司。然而,只需要一两个成功案例,它就会被更广泛地接受。麦楷亚洲计划明年在东京开设办事处,以支持我们在那里不断增长的业务。

  证券时报记者:东南亚作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今年IPO市场降温明显。原因是什么,什么时候会回暖?

  助·伯斯汀:2024年,东南亚的IPO活动较为低迷,主要是由于印度尼西亚的上市公司数量下降。今年,新加坡共有11家公司在美国上市,但除了一家公司外,都是规模很小的交易。该地区面临的挑战在于,每个国家都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市场,拥有真正泛东南亚业务足迹和扩大规模能力的私营公司数量有限。但目前,我们正在与该地区的公司合作,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进行上市前的审计。因此,我们坚信该地区的潜力。

  责编:李丹

  校对:刘星莹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郭健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