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和讯投顾杨德勇在今日市场分析中指出,周二两市成交量已经不足1.3万亿,面对如此低迷的成交规模,大盘后续走势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目前,市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成交量过小,意味着交易低迷、市场活跃度不足;另一种则认为“地量见地价”,即成交量萎缩可能预示着价格即将见底。
那么投资者应当如何判断当前大盘更适用于哪种规律呢?杨德勇指出,“地量见地价”并非绝对真理,关键在于地量出现之后市场是否愿意承认“地量”。如果地量之后市场能够上涨,那么当前位置便可以被视为“地价”;反之,如果市场继续缩量,价格继续向下,那么所谓的地量回过头去看也不过是山腰。因此,“地量见地价”本质上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结论,最终还是要看是否能出现关键性利好,是否有增量资金涌入市场推动股价上涨。
因此,杨德勇提醒投资者,地量见地价并非绝对真理,当前交易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赚钱效应的消退。例如,在此前市场成交量较高时,AI机器人(300024)等热门板块带动了明显的赚钱效应,投资者的换手率较高,增量资金也较为充裕,从而维持了较高的成交量。然而,随着赚钱效应的消退,一方面部分筹码因下跌而被套牢,投资者的换手意愿减弱;另一方面,缺乏赚钱效应也导致增量资金减少,在这种背景下,市场自然会出现缩量现象。因此,当前的缩量是特定行情背景下的一种结果。
那么,市场后续将如何演绎呢?杨德勇的观点认为,目前市场能否出现主线、能否迎来足量的增量资金,关键在于未来的政策导向。目前市场上给出的利好还没有让场内的投资者和机构产生足够的做多看多信心,所以大多数资金仍然处于观望状态,这才是目前市场缩量下跌的症结所在。因此,在重大利好出现之前,当下投资者应保持谨慎,以观望为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郭健东 03-26 11:33
刘畅 03-15 09:02
贺翀 03-11 15:55
刘静 03-11 15:32
张晓波 03-06 08:42
王治强 03-04 16:04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