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华泰证券(601688)发布研究报告称,随着技术持续迭代驱动成本端下行,以及自动驾驶落地应用场景逐渐明确,车载激光雷达有望于2022年迎来量产元年。激光雷达整机厂商: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华为、一径科技、大疆Livox、镭神智能、万集科技(300552)(300552.SZ)、昂纳科技等;收发模块/激光器:炬光科技(688167.SH)、纵慧芯光、深圳瑞波光电;探测器:成都量芯集成、灵明光子、南京芯视界等;光学元件/器件:舜宇光学(02382)、蓝特光学(688127.SH)、腾景科技(688195.SH)、天孚通信(300394)(300394.SZ)、福晶科技(002222)(002222.SZ)、光库科技(300620)(300620.SZ)、永新光学(603297)(603297.SH)、凤凰光学(600071)(600071.SH)等。
华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光雷达:2022年有望迈入量产元年,关注上游放量机遇
随着技术持续迭代驱动成本端下行,以及自动驾驶落地应用场景逐渐明确,车载激光雷达有望于2022年迎来量产元年。根据华泰证券的测算,2022年国内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金额有望达15亿元,至2025年有望提升至110亿元,对应2023~2025年CAGR为94%。全球来看,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完善的汽车上游零部件/光通信产业链为孕育激光雷达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我国激光雷达上游核心部件如发射端激光芯片、接收端探测器芯片、处理芯片仍主要依赖进口,建议关注国内厂商进口替代机遇;上游光学元件/组件国内产业链配套则较为齐全,有望率先受益于激光雷达市场的快速放量。
高阶自动驾驶核心传感器之一,多家整车厂积极布局
激光雷达具备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获取信息量丰富、可全天时工作等优势。相比于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可实现对人体的探测;相比于摄像头,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更远,对弱势环境以及非标准静物探测效果更好。考虑到市场各主机厂的算法能力积累程度不一,且交通场景的复杂性和环境干扰对L3~L5中高阶自动驾驶系统的要求较高,华泰证券认为激光雷达或将成为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传感器之一。透过2021年底广州车展以及CES 2022华泰证券观察到,长城、广汽、蔚来、理想、小鹏等整车厂正积极布局以激光雷达为主传感器的自动驾驶方案,2022年激光雷达量产或迎来加速落地。
国内激光雷达市场规模23~25年CAGR有望达94%;竞争格局未分胜负
华泰证券测算2022年国内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金额有望达15亿元,至2025年有望提升至110亿元,对应2023~2025年CAGR为94%。从竞争格局来看,随着激光雷达应用的渗透,整体激光雷达产业竞争格局呈现集中到分散的趋势,目前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参与者较多,但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厂商主要集中在中美欧三地,百家争鸣尚未定胜负。Velodyne、Luminar等海外公司相继通过SPAC方式上市,有望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加速自身业务发展;国内方面,华泰证券认为基于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完善的汽车上游零部件产业链和光通信产业链,为我国孕育全球激光雷达龙头公司奠定基础。
部分核心上游部件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光通信板块有望迎接新机遇
激光雷达主要由发射模块、接收模块、主控模块以及扫描模块构成,其中发射模块、接收模块为最大成本构成。根据汽车之心数据,传统分立式激光雷达中分立收发模组占据整机成本的60%。目前我国激光雷达上游核心部件如发射端激光芯片、接收端探测器芯片、处理芯片仍主要依赖进口,部分国内厂商具备国产化替代能力,建议关注国产替代机遇;上游光学元件与组件(如光学透镜、棱镜、滤光片等)国内产业链配套较为齐全,且该环节部分核心技术与激光/光通信产业同源,故而可以实现技术复用,相关厂商有望顺利切入激光雷达赛道,率先受益于激光雷达放量。
中国激光雷达产业链梳理
激光雷达整机厂商: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华为、一径科技、大疆Livox、镭神智能、万集科技、昂纳科技等;收发模块/激光器:炬光科技、纵慧芯光、深圳瑞波光电;探测器:成都量芯集成、灵明光子、南京芯视界等;光学元件/器件:舜宇光学、蓝特光学、腾景科技、天孚通信、福晶科技、光库科技、永新光学、凤凰光学等。
本文选编自公众号“华泰证券研究”,作者:黄乐平、余熠、闫慧辰、陈旭东、张宇、高名垚;智通财经编辑:谢青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