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去实地调研,要如何发现财务报表里隐藏的地雷?
三安光电(600703,股吧)、康得新(002450,股吧)、康美药业(600518,股吧)……昔日的明星大白马们,相继在财务问题上“爆雷”。虽然部分公司在第一时间就站出来向市场做澄清说明,但市场的质疑并未立刻化解。
耐人寻味的是,每当出现明星白马股爆雷,龙虎榜上都会上演机构“果断斩仓”一幕。而据东方财富(300059,股吧)Choice统计,这些公司在发生爆雷前,基金、券商甚至有一年多都没去调研过;在发生爆雷后,也鲜有机构再去问津。
上市公司被质疑财务有问题,固然值得追问。而投资这些上市公司的机构们,其买卖和持仓的逻辑,同样值得反思。
白马股马失前蹄
一篇题为《再现危机信号 控股股东86亿预付款去向成谜》的报道,让三安光电这只昔日明星白马股,栽了个大跟头。
虽然公司很快回应称:是因为控股股东三安集团业务包含了贸易业务且销售规模较大。目前,贸易业务周期较长,主要采用预付款等方式锁定价格,故三安集团的预付款金额较大。但市场对此似乎并不买账,继周三闪崩跌停后;周四股票再放量下跌3.64%,股价跌至近四年新低。
而事实上,这并非三安光电首次被质疑财务有问题。2018年12月17日,另一篇名为《三安光电:隐秘的大客户关系 逾31亿采购差额成谜》的文章中,指出公司存在客户存隐秘关系,公司与三安集团披露的供应商采购金额有差异,公司高毛利与集团低毛利形成反差等问题。
尽管彼时公司也是迅速做了回应,但并未避免之后股价闪崩的局面。
在三安光电之前,另外两只明星白马股,康美药业和康得新被爆出财务问题后,也均出现了股债双杀。
2018年10月,一篇报道将康美药业推上风口浪尖。文章指出,康美药业存在货币现金高、存贷双高、大股东股票质押比例高和中药材毛利率高等现象。
康美药业上次因财务问题被大众关注,还是在2012年,彼时媒体指出,康美药业在土地购买和项目建设上涉嫌造假,至少虚增了18.47亿元的资产。
与康美药业相似,本周爆出债务违约风险的康得新,也存在货币现金高、存贷双高现象。
据康得新公告,公司2018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应于2019年1月15日兑付,由于公司流动资金紧张,本期债券本息兑付存在不确定性。
据了解,这笔债券发行总额10亿元,本息合计10.4亿元。讽刺的是,康得新2018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账面上货币资金高达150亿。
机构大买大卖
作为昔日明星白马股,三安光电、康得新、康美药业不乏机构拥趸。
截至2018年三季末,偏股型基金中,有32家基金公司旗下的77只基金,重仓三安光电,合计持有3.36亿股。
其中兴全基金持仓最大,超2亿股。公司旗下兴全合宜、兴全社会责任等5只基金持有。此外,东方红资管、国联安基金、富国基金(博客,微博)和易方达基金4家公司,持有股份数也均超过1000万股。重仓康得新的基金公司有9家,兴全基金和国联安基金再次上榜,两家分别持有2405万股和1790万股。上投摩根持有最多,达到3619万股。
(附图:持有康得新较多的偏股基金)
在康美药业爆雷前,重仓该股票的基金公司有8家。其中华夏基金持仓最多,为1241万股;其次为鹏华基金。
(附图:持有康美药业较多的偏股基金)
除基金公司外,信托、社保等机构也频繁出现在这几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追捧时有多疯狂,抛售时就有多惨烈。在这些股票因财务等问题“爆雷”后,机构通常在第一时间是慌不择路选择出逃。
1月16日,在三安光电闪崩大跌时,有三家机构抛售,合计卖出逾1.1亿元。另有一家机构“逆势”买入1亿余元。
(附图:三安光电龙虎榜)
此前一天,在康得新传出债务违约风险时,一机构净卖出3235万元。与此同时,外资通过深股通也净卖出逾9400万元。
按康得新当天6.46~6.63元/股的交易价格区间算,机构和外资合计抛售股份超1900万股。
(附图:康得新龙虎榜)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康美药业,在经历连续一字跌停后。2018年10月23日,康美药业龙虎榜卖一席位再现机构身影,且一口气抛售超3.56亿元。
按当日股票12.68~13.30元/股的交易区间算,对应卖出股份数区间在2677万股~2807万股之间。
(附图:康美药业龙虎榜)
几乎从不调研
一边是市场耳熟能详的明星白马股,另一边是以提供研究服务为主的券商研究所,和声明在外的明星基金公司。
看到这些,想必很多人都会认为,机构对这些上市公司的一毫一发,应该都已了如指掌。
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2014年以来,5年多时间内,三安光电和康美药业没有组织过一次机构调研。
康得新于2018年3月20日组织了一次调研,当时邀请了国内28家券商、11家公募、16家私募、5家保险、1家信托和14家资管机构到公司现场参观。
但记录文件显示,兴全基金参加了此次调研,上投摩根和国联安基金均未安排人参加。
同花顺(300033,股吧)iFind收录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康得新“爆雷”前,调研结束之后,券商陆续发布了11篇与之有关的报告。
其中大部分报告都认为康得新业绩高增长有望持续。此外,在康得新宣布债券逾期之前,渤海证券率先发布报告,提示其债券评级下调风险。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调研活动之后,2018年5月10日,深交所向康得新发布问询函,就财务等问了19个问题。8个月之后,康得新宣布债券逾期。
2018年8月27日以来,仅不到5个月时间,便有20篇与三安光电有关的报告。
其中行业周期下行、LED产品毛利率下滑以及公司存货水平攀升等风险,在兴业、中金、申万等发布的报告中多次被提及。
而自2017年11月30日以后,便再无券商就康美药业撰写相关报告。
拷问投资逻辑
由于基金四季报刚开始陆续披露,所以暂时还无法得知,重仓三安光电、康得新、康美药业等股票的基金们,有无在“爆雷”之前减持或清仓。
但值得拷问的是,康得新和康美药业财报里出现的“存贷双高”异常,之前几乎没有专业的机构站出来质疑。
在基金大手笔建仓之前和重仓持有过程中,对于重点持有的上市公司,也没有做过详细的调研和跟踪。
如果仅在风险发生时,才去“不计成本”抛售,那么又该如何向众多持有人解释运作逻辑,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又体现在哪里呢?
在三安光电之前,另外两只明星白马股,康美药业和康得新被爆出财务问题后,也均出现了股债双杀。
2018年10月,一篇报道将康美药业推上风口浪尖。文章指出,康美药业存在货币现金高、存贷双高、大股东股票质押比例高和中药材毛利率高等现象。
康美药业上次因财务问题被大众关注,还是在2012年,彼时媒体指出,康美药业在土地购买和项目建设上涉嫌造假,至少虚增了18.47亿元的资产。
与康美药业相似,本周爆出债务违约风险的康得新,也存在货币现金高、存贷双高现象。
据康得新公告,公司2018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应于2019年1月15日兑付,由于公司流动资金紧张,本期债券本息兑付存在不确定性。
据了解,这笔债券发行总额10亿元,本息合计10.4亿元。讽刺的是,康得新2018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账面上货币资金高达150亿。
机构大买大卖
作为昔日明星白马股,三安光电、康得新、康美药业不乏机构拥趸。
截至2018年三季末,偏股型基金中,有32家基金公司旗下的77只基金,重仓三安光电,合计持有3.36亿股。
其中兴全基金持仓最大,超2亿股。公司旗下兴全合宜、兴全社会责任等5只基金持有。此外,东方红资管、国联安基金、富国基金和易方达基金4家公司,持有股份数也均超过1000万股。重仓康得新的基金公司有9家,兴全基金和国联安基金再次上榜,两家分别持有2405万股和1790万股。上投摩根持有最多,达到3619万股。
(附图:持有康得新较多的偏股基金)
在康美药业爆雷前,重仓该股票的基金公司有8家。其中华夏基金持仓最多,为1241万股;其次为鹏华基金。
(附图:持有康美药业较多的偏股基金)
除基金公司外,信托、社保等机构也频繁出现在这几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追捧时有多疯狂,抛售时就有多惨烈。在这些股票因财务等问题“爆雷”后,机构通常在第一时间是慌不择路选择出逃。
1月16日,在三安光电闪崩大跌时,有三家机构抛售,合计卖出逾1.1亿元。另有一家机构“逆势”买入1亿余元。
(附图:三安光电龙虎榜)
此前一天,在康得新传出债务违约风险时,一机构净卖出3235万元。与此同时,外资通过深股通也净卖出逾9400万元。
按康得新当天6.46~6.63元/股的交易价格区间算,机构和外资合计抛售股份超1900万股。
(附图:康得新龙虎榜)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康美药业,在经历连续一字跌停后。2018年10月23日,康美药业龙虎榜卖一席位再现机构身影,且一口气抛售超3.56亿元。
按当日股票12.68~13.30元/股的交易区间算,对应卖出股份数区间在2677万股~2807万股之间。
(附图:康美药业龙虎榜)
几乎从不调研
一边是市场耳熟能详的明星白马股,另一边是以提供研究服务为主的券商研究所,和声明在外的明星基金公司。
看到这些,想必很多人都会认为,机构对这些上市公司的一毫一发,应该都已了如指掌。
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2014年以来,5年多时间内,三安光电和康美药业没有组织过一次机构调研。
康得新于2018年3月20日组织了一次调研,当时邀请了国内28家券商、11家公募、16家私募、5家保险、1家信托和14家资管机构到公司现场参观。
但记录文件显示,兴全基金参加了此次调研,上投摩根和国联安基金均未安排人参加。
同花顺iFind收录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康得新“爆雷”前,调研结束之后,券商陆续发布了11篇与之有关的报告。
其中大部分报告都认为康得新业绩高增长有望持续。此外,在康得新宣布债券逾期之前,渤海证券率先发布报告,提示其债券评级下调风险。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调研活动之后,2018年5月10日,深交所向康得新发布问询函,就财务等问了19个问题。8个月之后,康得新宣布债券逾期。
2018年8月27日以来,仅不到5个月时间,便有20篇与三安光电有关的报告。
其中行业周期下行、LED产品毛利率下滑以及公司存货水平攀升等风险,在兴业、中金、申万等发布的报告中多次被提及。
而自2017年11月30日以后,便再无券商就康美药业撰写相关报告。
拷问投资逻辑
由于基金四季报刚开始陆续披露,所以暂时还无法得知,重仓三安光电、康得新、康美药业等股票的基金们,有无在“爆雷”之前减持或清仓。
但值得拷问的是,康得新和康美药业财报里出现的“存贷双高”异常,之前几乎没有专业的机构站出来质疑。
在基金大手笔建仓之前和重仓持有过程中,对于重点持有的上市公司,也没有做过详细的调研和跟踪。
如果仅在风险发生时,才去“不计成本”抛售,那么又该如何向众多持有人解释运作逻辑,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又体现在哪里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