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证50等主流指数出现调整,相关开放式交易型指数基金(ETF)呈现明显的资金净流出;同时,跟踪创业板指、中证500的场内ETF在调整下表现稳定,份额变化较小。
今年以来,跟踪上证50、沪深300、创业板指等指数的场内ETF份额出现较大幅度缩水。其中,跟踪MSCI系列指数的场内ETF以37.6%的缩水比例位居首位;估值相对仍处在低位的中证500指数相关ETF份额净赎回较少。
多只上证50ETF遭资金净赎回
本周开始股市陷入调整,不少避险资金夺路出逃,部分场内ETF龙头出现大额资金净流出。
Wind数据显示,大盘宽基ETF遭遇资金净流出。截至3月25日,跟踪上证50指数的6只场内ETF总份额为207.7亿份,比上周五减少9亿份,规模萎缩4.15%;而在去年底,6只上证50ETF总份额还有317.6亿份,今年以来缩水34.6%。
作为股票ETF龙头,华夏上证50(510050)基金份额目前为157亿份,比上周五减少8.9亿份,单日份额缩水5.4%,创下自去年10月19日以来单日最高净流出份额的纪录。该基金今年规模缩水幅度已有21.5%。
除了华夏上证50ETF,工银上证50ETF也从去年底的113.5亿份降至47亿份,缩水幅度接近60%,为今年遭遇资金净赎回较多的行业龙头ETF。
除了白马股集中的上证50外,沪深300指数同样未能阻止资金的撤离。数据显示,跟踪沪深300指数的8只场内指数基金,总份额从去年底的331亿份跌至当前的296.5亿份,今年以来规模缩水10.5%。华泰柏瑞沪深300、华夏沪深300等ETF龙头今年以来都呈现出资金的净流出,基金份额分别减少23.3亿和12.3亿,规模萎缩幅度为21.5%和16.2%。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以大盘蓝筹、白马股为主要投资标的的MSCI系列指数基金更是“越涨越卖”,在本轮行情中总体份额萎缩37.6%,成为资金赎回最为严重的指数ETF细分类型。
北京一位绩优基金经理认为,今年股市热点在切换,可以看到成长股正在取代连涨近三年的蓝筹股,引领新的市场行情。资金也开始从大盘蓝筹股脱离出来,获利了结,或者切换到相关的成长板块指数,这种切换也在逐步被投资者接受。
“作为工具型产品,投资者配置场内ETF可以获取稳健、清晰的贝塔收益,从去年以来资金低点追捧场内ETF到现在逢高出局,说明投资者对指数化工具的运用越来越成熟,工具型产品的功能和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上述基金经理说。
中证500等场内指基仍具配置价值
虽然大盘蓝筹ETF频现大额净流出,但本周初白马股的调整并未波及跟踪创业板指、中证500等场内ETF,此类基金规模稳定,未出现大额的申赎现象。
数据显示,跟踪创业板相关指数(包含华安创业板50ETF)的9只场内基金总份额为290.7亿份,虽然在近日申赎保持稳定,但相比去年底也已减少104.6亿份。随着创业板表现节节上涨,创业板ETF份额今年以来总体萎缩已经达到26.5%,同样呈现了“越涨越卖”的特点。
同样,跟踪中证500的基金场内份额也相对平稳,南方、广发、华夏等跟踪中证500指数的场内基金,今年规模变动皆在10%以内,没有出现大幅的净申赎操作。
北京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告诉记者,目前她所在公司旗下中证500、创业板指等场外基金仍是资金净申购状态。从估值看,中证500市盈率为21倍左右,与90倍的历史估值高点仍有较大距离,仍然具备配置价值。
北京上述绩优基金经理也认为,今年最大的热点是科创板,会阶段性刺激成长股、创投股概念,给创业板、中证500等指数带来人气和活跃度。这类指数估值仍在历史较低位置,资金坚守中证500指数是一个理性的选择,这既是近年来ETF产品获得资金认可的反映,也说明投资者日趋成熟,工具型产品正在发挥更大的资产配置价值。
证券时报记者 李树超
以上内容为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App出于传递信息的目的进行转载,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