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张“黑洞”照片“搞死”了视觉中国(000681)。
因“黑洞”照片版权问题,视觉中国接连被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新华网点名,天津网信办连夜约谈。视觉中国连发两条道歉声明,并暂时关停网站。4月12日早间开盘,视觉中国毫无悬念一字跌停,封单超44万手,近200亿的市值,瞬间20亿灰飞烟灭,其总编辑身家一夜缩水1亿。
不过一天内,视觉中国被媒体、大V、网友深扒,近10次登上微博热搜。这家国内最大图库都做错了什么?
视觉中国官网无限期整改
4月10日,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面世,却被视觉中国在其网站标注了版权。之后,视觉中国被共青团中央扒出在国旗、国徽等照片上标注了版权所有,不少企业也发现了被视觉中国标注版权的logo图片。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当版权保护成共识,没有人否认摄影作品有著作权。问题在于,著作权是否真成立?平台有没有净化版权池?商业模式是否经得起推敲?避免版权保护陷入“黑洞”,与提倡版权付费一样重要。”
新华网也评论称:“一个号称以版权保护见长的公司,却连国旗、国徽都明码标价,直至公众发现才匆忙纠正,究竟是疏忽大意还是视而不见?不能简单一句审核不严就搪塞过去。”
同日晚间,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约谈视觉中国网站,责令该网站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彻底整改。
对此,视觉中国三度发表道歉声明,并表示,接受广大网民和媒体的监督批评,全面配合监管部门彻底积极整改,其官网也进行下线整改,具体恢复时间未可知。12日开盘,视觉中国封死跌停,封单超40万手。一夜之间,总市值从196亿元缩水至176.5亿元,蒸发了19.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12日上午,国内其他两大图片网站全景网络及也无法打开。
视觉中国“碰瓷式”维权
视觉中国创建于2000年,核心主业是为“版权视觉内容”的贡献者和使用者提供互联网智能交易平台。
作为国内最大的正版图片库,视觉中国的商业模式是,视觉中国与“版权视觉内容”的生产者签署代理协议,获得内容的分销权;使用者通过公司平台付费获得版权内容的使用授权,相应的内容生产者获得按协议约定的分成。视觉中国的合作方包括超过30万名的签约供稿人及240余家版权内容机构。
数据显示,视觉中国及其子公司所涉诉讼已超过万起。据启信宝数据,由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间接全部持股的汉华易美(天津)图像技术有限公司,涉及的诉讼纠纷高达3952起。在这3952起诉讼纠纷中,这家公司作为原告,与知识产权权属侵权纠纷有关的案件数量达到了1633起之多。
调查发现,视觉中国的诉讼对象中,各类医院成为占比最大的被告主体。仅2019年4月,即将或已经开庭的诉讼中,就包含乐清市人民医院、嘉兴市第二医院、湖北省中医院等医疗机构。除医院外,房地产也是“视觉系”眼中的重点打击对象。
据媒体报道,多数媒体以及图片使用量较大的公司近年来都遭遇到了 这样的图片维权官司。律师函一份份来到,口气都是一样:“你某某图片侵权了,一张索赔10000元,不愿意赔偿的话,法院见。”
视觉中国把维权做成了一门“生意”?这成为围绕视觉中国争议的核心。
去年7月3日,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曾在微博爆料称,视觉中国2016年开发了一个系统,开始有组织、大范围地向未授权疏忽使用他们图片的企业要求巨额赔偿,要价高达几十万,不接受删除,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收入颇丰。张颖对这种漫天要价的商业模式提出了质疑,并在文末写道“等着吧,总有一天…”
纵览视觉中国维权手段,首先,视觉中国发现侵权方后,会先联系对方走诉讼途径。随后,视觉中国提出可以和解,方式为一揽子购买其一个时间段的会员。此外,还有报道指出,视觉中国还可能故意放出相关图片,吸引用户使用,一旦发现有人使用,马上找到版权方签署版权协议,随即再找使用方交涉,进行“钓鱼式维权”。
“视觉中国们”冤吗?
视觉中国一夜之间成了“过街老鼠”。进入“读图时代”,没有人会质疑或反对图片版权保护的重要性。问题在于,该采取什么样的姿势来保护版权?是公开透明还是变相“碰瓷”,是合理标价还是“漫天要价”,是构建良性商业模式还是“把索赔当成一种主要盈利模式”?
对此,央视网评论称,吐槽视觉中国,也不能损害来之不易的保护知 识产权的社会共识。视觉中国的主要问题在于:
一、以保护之名实施著作权侵权,掠他人之美,冒充著作权人实施欺骗、讹诈,比如,黑洞照片的著作权人已经开放版权,视觉中国却假模假式对外收费,事实上视觉中国将大量海外开放版权的照片“占为己有”;
二、视觉中国搞碰瓷式的维权,动辄进行高价索赔,动辄要求签订包年合同,搞得媒体、自媒体战战兢兢,不敢配图。从之前随便侵权、盗用图片,摄影师欲哭无泪,到如今全民吐槽视觉中国的“过激”经营方式,这说明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只是还得探索出著作权保护和传播的权利平衡点,这次讨论是一个好机会。
光明网也评论称,在版权保护法律相对完善的今天,“版权需要保护”的常识,无需再强调。甚至一定程度上说,以视觉中国为代表的部分图片版权代理商,强势的“维权”攻势,也在强化一些媒体和自媒体的版权意识——尽管它的方式和合理边界存疑。
此次视觉中国的风波也牵连出其它公司,这反映出问题或不仅仅是某一家公司的问题,而更像是一个行业性的“黑洞”。此次公共讨论的重心,恐怕还是得落到如何推动版权保护透明化、健康化的轨道上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紫金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